张氏理论——打吡盟主名 不重用

  星期日跑香港打吡,但这不算是一级赛。事实上,打吡以前是本地一级赛,但由于香港马会升格,令所有级际赛事都成为国际赛,要开放予任何外地马参赛,故不可再存在本地一级赛事,打吡亦因而改称四岁系列赛。再者香港打吡是四岁马赛事,并非如外国打吡跑三岁马,就更不可能成为国际赛。原因是香港不是产马地,所有马匹都是由南北半球入口,如只限三岁马于三月出战打吡,对北半球马极不利;反之如安排于秋天作赛,南半球马则极吃亏。
  于一九八一年前,香港的打吡不限岁数,但只准那季来港的马匹角逐,即三四岁马同场,甚至可能会出现五岁马。以前打吡的马匹编号,是按马名英文字母由A到Z排列。到了九十年代才改用最高分马为一号,如同分马才以马名分先后。
  但打吡始终是最重要赛事,因为一生一次,不可以翌年补中。不过打吡冠军不一定是马王级名驹,甚至每隔三两年,就会有一匹实力不太高的马夺标。但无论如何,打吡盟主的马名,以后都不能重用。
张福元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