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之间——安心出行app私隐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 ,第四波暗涌若现。政府再度收紧社交距离措施,并研究将酒店纳入规管场所。另一边厢,病毒追踪工作有新进展。「安心出行」app本周运作,供市民自愿下载。
  「安心出行」app的用意是方便市民记录出入地点,一旦事后发现曾到访的地方有人确诊,卫生署可透过这个app 找出怀疑接触者。内地、韩国和新加坡都采取了相近健康码和接触者追踪的方法,效果理想显著。但香港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始终较薄弱,病毒追踪app的推行自然也跟私隐和政治争议挂钩。
  其实在法律的框架内,市民的私隐不是绝对的。如果私隐与其他权利有冲突,例如公共衞生和社会上其他人的生存权,前者可能被约束。因此,在保护生命大前提下,政府可采取适当措施处理传染病传播和危害生命的情况。再者,政府表明「安心出行」app并没有一个中央资料库。所以用户资料只会加密留在电话,而不会被上存。另外,资料将在三十一日后自动删除。除非有用户确诊,衞生防护中心人员才可以向该确诊者发出特别验证码。然后该确诊者的到访记录才会发送至中心,好让中心追踪感染源头及找出紧密接触者。
  为了在病毒追踪和保障私隐中找到平衡,政府可邀请私隐专员公署做评估报告,或举行网上公众咨询,消除市民的疑虑。我们必须同心抗疫,抛开政治分歧,否则经济民生复常无期。
林国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