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指——乐器鄙视链

  「乐器鄙视链」这个讲法怎么来我没有研究,但很早以前我就知道,拉中提琴的乐手总是被人歧视。很多人觉得「小提琴拉得不好的人才去拉中提琴」,纵使偶有一些神级中提琴家如Yuri Bashmet出现,也无法阻挡中提琴被嘲讽的宿命。
  从前这条鄙视链只限于乐手之间互相排挤,随着学乐器的孩子愈来愈多,战线拉长了,乐器鄙视链慢慢变成社会地位的排序。那些年,家中能负担孩子学乐器,说明家境不俗,买得起又放得下一部钢琴更是富裕,于是钢琴鄙视小提琴,小提琴看不起结他,结他嫌弃口琴,鄙视链就此诞生。
  后来,学乐器变得普及,战场转到名校学位争夺战。钢琴太多人学,愈来愈不稀罕,一间学校用不着五十个钢琴天才,却需要一个管弦乐团,本来较冷门的管乐和敲击乐大逆转,快速移到鄙视链的上游。
  在全球最多人学习乐器的中国,这条鄙视链更显奇葩,据说最顶层的乐器是管风琴!根本就是斗冷门嘛!所以下游乐器理所当然是最热门的钢琴、结他和古筝。
  我还听说国内有体育鄙视链,最顶端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马术!反正愈想不到就愈吃香,传统高尚运动高尔夫球和西洋剑术只好靠边站,像游泳和跑步这类低门槛运动更要沦落到底层。
  近二十年社会上推动「一生一体艺」概念,希望孩子在学术以外有更全面的发展,结果孩子们学会攀比,更懂得包装自己。音乐可以陶冶性情?这句话我有三十年没听过了!
谭纪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