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指——从跑步到跑酷

  豁免户外运动戴口罩的第一日,我急不及待外出跑步。其实口罩令推行之初,我一再考虑要不要戴着口罩去跑,问过一些跑友,部份人还是照跑,「唯有跑短途,步伐放慢些。」可是我从来就不是跑步健将,再减少时间和强度,好像没有甚么意思,于是就「休跑」了。
  解禁第一天,感觉有点「饥饿」,想狠狠的跑个够,可是「绝食」三个星期后的第一餐,不能吃得太饱,起步不久就知道「胃口」有限。
  跑友都说跑步是「等价交易」,肯练就有回报。反过来说,疏于练习自然就会退步。其实疫情以来,我跑步的习惯一直在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政府的抗疫政策,都在影响练跑的时间表。
  过去几年一周两次的「通勤跑」,今年一月以来已暂停;限聚令收紧期间,山上的郊游径人满为患,每周一次的越野跑又要让路;有时早起或下班早归,想去田径场跑个recovery run,但又不一定有开放。
  很多人说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没有太复杂的技巧,也不需太多装备,几乎任何空旷地方都可以进行,一个人就可以去跑,时间长短又有弹性。没想到一场疫症,这种随时随地可做的运动却变得如此麻烦。
  这就是所谓「新常态」吗?把原来的轨道再规划,不断适应转变,然后从混沌之中寻找新规则。
  这让我想到「跑酷」,在城市中无目标的疾走,随机应变把各种设施当作障碍物,反正就是不停步的一直走⋯⋯
谭纪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