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雷台——家居HIIT新潮流

  疫情期间很多市民困在家,久坐不动五天肌肉便会萎缩,大家必须做家居运动,包括带氧运动、肌肉训练及柔软度,儿童需要有协调性质的大肌肉运动。近年流行高强度间歇运动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简称HIIT,愈来愈受欢迎。
  所谓HIIT,科研人员未有一致共识,一般指运动强度高于个人最大摄氧能力的八至八成半或以上,而间歇则指介乎高强度与低强度运动(又称为恢复期)之间重复三至五次。高强度运动通常做半分钟至数分钟内,随着短暂的低强度轻松动作约十秒至一两分钟,重复整套训练,约于二十至三十分钟完成。
  研究发现不少参与高强度间歇运动的生理效益,每周两丶三次,约四至六周明显有成效,持续至三个月以上身体最大摄氧能力和粒线体数量显著增加,有氧代谢及心搏射出量提升。肥胖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八星期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增加心肺功能达百分之六,以及内脏脂肪下降一成,去年《美国运动医学期刊》指出,循证研究确认了高强度间歇运动比有氧运动更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度、高血压、过剩脂肪及心血管疾病所引致的慢性病风险,尤其针对较高风险的中老年人身上。利用这类运动训练模式作为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防治,近年普及起来,但需按个人状况处理,并在医疗监控下进行。
  高强度间歇训练于十多年前兴起,媒体报道它的减肥作用比传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更佳,原因是运动后过度耗氧现象,又称为后燃效应。但近年有学术期刊指,它和带氧运动的减肥效果并非坊间所指的夸大,需视乎个人饮食和健康行为。
  高强度间歇运动毋须器材,适合家居进行,可在网上找到很多片段跟着做。这类运动需求参与者具备基本体能水平,如果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建议先做些简单的体能练习,让肌肉逐渐适应。较理想起步点是有持续缓跑十五分钟的能力水平,才按个人状况做高强度间歇运动。
浸会大学体育及运动学系副教授
雷雄德博士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