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种人——听听身体说甚么

  某次,与几个家长带子女到户外,天冷,孩子都穿得厚厚,除了我的孩子。风吹过,女儿说:「很冷。」我给她外套。朋友笑说:「你这个妈妈,要她叫冷才给外套,很易着凉啊。」
  的确,有些孩子甚少感到寒冷,因为父母总给他穿很多衣服;有些甚少要求吃饭,因为外婆总在提他吃;有些从不用说要去小便,因为每隔两小时便有人提他去厕所。比起很多家长,我确是较粗心,有时我会因此惭愧,有时却会觉得我的粗心疏懒也有好处。正因我不是无微不至,孩子习惯主动说出要求:我要外套、我想吃饭、我要去厕所。
  有时,女儿说「好急」,我才想到「你差不多半天没去厕所」,匆匆带她如厕。这样难免时有「虾碌」,例如因太急而撒尿、因太饿而发脾气等,但整体上,我还是觉得那非坏事。由于我没有太着紧,才给了孩子空间去聆听身体的需要,冷或热、饿或饱、累或精神、想安静或是想找朋友,他们都感受得到,并且会说出来。
  与身体沟通是人的本能,只要大人给予空间,孩子对其身体的需要,往往清楚不过,不必事事由大人提点。孩子的心,本就比我们的更澄明。大人若是日夜提点,可能会成了杂声,阻碍着孩子去聆听其身体发出的讯息。
王思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