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丧亲之痛 可引发抑郁症 9个好好处理哀伤的方法

早前艺人陈国峰遇连串不幸事件,妈妈与自己染疫、爸爸染疫入院后2天不幸离世,他一时间要面对生离死别,同时陷经济危机的问题。

 

香港第五波疫情中有患者不幸离世,每日新增死亡人数以百计,累计死亡个案约几千宗。有不少人与至亲,由本来的短暂社交隔离,因染疫亡而变成为永久的分离。在毫无准备下,至亲突如其来的「不辞而去」,家人实在感到无能为力、爱莫能助,剧烈的冲击和失落的情绪,⼀时难以接受和平伏。

处理自身哀伤的方法

虽然至亲离世是每个人总有一天都需要面对的,但出乎意料的死亡也许是人生中最难面对的告别。离世的至亲纵然「远去」,但彼此的联系却不会因为死亡而终结。我建议以下一些处理自身哀伤的方法:

- 有人选择不参加丧礼,但其实哀悼仪式有助适应别离

- 把未有机会说的话「告诉」逝者,跟他/她道别,并送上最后的祝福

- 跟自己信任的人分享哀伤

- 以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抒发情感

- 学习珍惜跟亲友相处的时间

- 开放自己,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

- 学习新的技能或发掘兴趣来适应新的角色

- 继续跟至亲保持心灵上的联系,例如透过翻阅相片、扫墓

- 以逝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去继续人生旅程 ─ 逐渐回复生活规律

Photo by gvm.com

勿勉强丧亲者振作起来

⾝边⼈如何帮助患者?⼤家要留意,丧亲者是无法突然走出悲伤的,不要勉强要求他们振作起来。他们经历哀伤及丧亲之痛时,实在需要时间处理⼼情和经历这种悲痛,我们可以陪伴左右,提供适切的⽀援,例如帮忙照顾家⼈及解决⽇常需要,让他们感受到物⾝边⼈的关⼼。

个案分享:丧亲之痛的确令人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个案阿兰(化名)在短期内经历了两次丧亲之痛,⾸先⺟亲因新冠肺炎去世,然后父亲亦因⺟亲离世,患上抑郁症⽽轻⽣。阿兰在短时间内失去双亲,情绪⼀时难以平伏,结果患上抑郁症,萌⽣⾃寻短⾒的想法….阿兰得到严重抑郁症后,亦试过有轻⽣的举动,感恩得到亲友及社⼯的帮助,靠著信仰想通了,立定决心不将丧亲的伤痛带给其他亲⼈,接受治疗⽽走出了抑郁。

丧亲之痛引发的抑郁症

抑郁症由多个原因引起,与遗传、童年经历、与家⼈的关系、性格,个⼈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等有关,⽣活上的压⼒也有机会引起抑郁症。抑郁症的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临床上,根据国际精神疾病的指引,以病征数量去区分抑郁症的程度去作为参考。除此之外,医⽣亦会视乎病征的严重性及持续性,以及对⽣活的影响程度⽽作出整体评估。

Photo by shutterstock

抑郁症常见症状

病⼈患上抑郁症,在临床上可以有多种表现。基于⾝⼼产⽣的变化,导致⾏为与平日有所不同,最明显的症状是食欲不振、失眠、情绪低落、对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等,患者亦会多了负⾯的想法,就如阿兰的妈妈轻⽣前已出现过⾃杀的想法。

精神科专科医生—沈君豪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荣誉临床副教授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荣誉临床副教授

抑郁症的治疗

治疗⽅⾯,医⽣会先了解抑郁症病⼈的病发原因,从⽽对症下药;服药可改善抑郁的疾状如情绪低落,同时亦需要其他⽅⾯的配合。由于病⼈的⽣活节奏打乱,因此医⽣会为病⼈整理⽇常⽣活的规律,加上运动及做有兴趣的事,从⽽找到对⽣活的掌控和联系感。病⼈亦容易有思想陷阱,⼼理治疗有助病⼈消除过分⾃责、以偏概全、灾难化等的思想模式。医⽣非常⿎励社交,让患者增加⼈与⼈的连系,感受到朋辈对⾃⼰的关⼼,有助走出阴霾,如有需要不妨伸⼿出来,很多⼈是会愿意提供协助的。在此祝愿陈国峰及家人能慢慢走出丧亲之痛。

下一篇文章,我们一同探究丧亲之痛引发的复杂性哀伤。

心病还须心药医 : Facebook | Youtube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