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婷 - 港势成湾区绿色桥头堡 | 零碳筑迹
近日,香港人才市场涌现一股新趋势。越来越多具备国际视野与实战经验的专才选择回流香港。与过往不同的是,他们不仅将香港视为职业起点,更将这里作为进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转型的战略据点。这一波人才回流,反映出香港与大湾区产业融合的加速,也展现了区域协同带来的新发展机遇。
时至今日,香港吸引人才回流的最大「磁石」,正是大湾区孕育的多元机遇。随着特区政府持续改善「抢人才、留人才」政策,加上大湾区内地城市提供庞大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专才选择在香港落脚,并以这里为「桥头堡」拓展职涯。香港正由单一金融中心,逐步蜕变为大湾区的绿色科技与金融双枢纽,形成「香港研发、大湾区应用」的独特优势。「科学园」内的绿色科技实验、数码港汇聚的ESG初创企业、元朗的「零碳智能空间」等创新平台,为有志者提供从创意孵化到全链条实证的舞台,技术成果得以辐射至大湾区甚至国际市场。
值得留意的是,这批回流主力多来自世界顶尖学府,专业背景涵盖ESG投资、新能源、碳审计、循环经济等新兴领域。据猎头公司数据,随着大湾区「绿色湾区」建设提速,新能源及碳管理等相关专才需求显著上升。香港多元且具实战价值的场景,包括参与环保署支持的「碳中和」示范项目,或在「零碳智能空间」的实证基地里,为即将推广至大湾区的电动工程机械与智慧能源方案进行技术验证等,让回流人才有机会参与更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区域发展。对他们而言,香港「一国两制」下既能遵循国际规则,又能无缝对接内地庞大的产业链与应用场景,更是吸引他们深耕发展的重要原因。
此外,香港近年涌现出一批与大湾区紧密互动的绿色转型示范项目,进一步巩固「超级联系人」角色。这此成功案例,不仅印证了香港作为绿色技术测试、展示与商业化的重要环节,更为渴望发挥规模化影响力的实干型人才提供理想舞台。他们回流带来的不但是技术和知识,更有国际化的资源网络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香港通过打造完善的创新生态与政策支持,正逐步成为大湾区绿色转型的人才与技术门户。这批新力量的回归,是对香港新定位最有力的肯定,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的绿色动能。
零碳智能联盟秘书长
彭丽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