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至 - 憧憬国产化 中芯有望跑赢 | 鲜股落镬
港股周三先低后高,单日波幅逾千点。最终收报20264点,升136点,两万关失而复得。全日成交金额微跌至4123.9亿元。
中美贸易战2.0一再升级,对经济及股市的影响力进一步浮现,昨日人民币再走弱探底,并有投资大行开始调低经济增长预期,中芯国际(981)则再次成为中美脱钩概念股,昨日股价抽升逾一成,国产化憧憬将令该股短线跑赢港股表现,初步先上望挑战45元的阻力,突破后再看52.5元关口。
初步挑战45元阻力
中美贸易战2.0无疑将对环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但仍然有一批资金在跌市中物色投资机会,例如「国产替代」就分了几个板块,最重点关注的当然是晶片股。
「晶片自主」是国内讨论多时的一个主题,中芯是目前被视为攻克高端晶片的核心股,有传该公司已在5nm制程领域取得了新突破,预计今年内完成5nm制程的开发,并计划于年底开始生产5nm晶片。但据报,中芯的5nm晶片在良率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估计成本较台积电高出50%。
即便如此,中芯在7nm晶片产品的量产能力是无容置疑的,据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报告指出,中芯与华为合作下,成功制造出75万枚具竞争力的AI晶片。值得一提的是,H100晶片是目前中国仍可进口,且适用于高效AI计算的先进产品,该款晶片正是使用台积电的7nm制程。
中芯成功跨过7nm这道门槛,令该公司的产品填补了中国晶片产品的多个空白区域,尽管5nm制程仍面临成本和良率挑战,其7nm在国内很多领域上可能会是唯一选择。
中央政府在去年已发布多项指示,重点要求一些产品只能采用「国货」,例如要求乡镇以上党政机关,在采购台式计算机时,应当将CPU、操作系统符合「安全可靠」测评要求纳入采购需求。另要求,国内汽车生产商在2025年底前对国产晶片的采购比例提高到四分之一。
中芯原定对2025年的指引为销售收入增幅高于可比同业的平均值,资本开支与上一年持平。相信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该公司的业绩表现将出现巨大变化。
闻风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