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辉 - AI本质是降成本 | Alex聊AI
笔者在执笔之时,恰巧是OpenAI发布GPT-4o,惟市场对其图像处理能力的更新却反应两极,当中更多是对人工智能(AI)快速迭代的恐惧,以及碾压式摧毁创业生态的担忧。
这份恐惧和担忧主要由于AI新功能的出现,直接推翻了以往许多创新产品。相关企业花上大量时间、人力、物力,以至「烧钱」去逐步调整演算法、工作流程、模型等,却一下子被AI大模型全面取缔。
如此快速又无情的替代,无可避免是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后果。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新重点都是以极速降低成本为目标,例如首两次工业革命是为了降低生产商品成本,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则降低讯息传递成本。至于现实生活中,划时代产品往往也是为了降低成本,如智能手机发明降低人们沟通成本、短片降低媒介传播成本等。
话说回来,AI本质也是降低成本。最初人们对AI期待便是取代如文书、报告撰写、汽车代驾等许多繁琐工作,以降低人力成本。这些工作当然是直截了当地取代某个具体职位,并省下人力,而AI之所以获寄予厚望能够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主要是因为其真正大大缩短了创新的成本。
以往人们要突破某个前沿领域,均需要花上几十年完成高等教育而且读到博士,才能学完相关领域已有知识,然后耗上无法预计的时间和成本,尝试突破过往知识枷锁,并从现有知识,再从个体间互相产生共识等亦需要成本。AI的机器学习则可以在短时间完成已有知识的学习,同时没有因个体对知识理解和吸收,所导致的区分与差异。
即使还未有形成自主学习,但这样强大的学习能力,让AI技术能极速创新与迭代,并将很快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现时企业管理者、团队领导者,甚或个人在应用AI时,均可以成本降低这个维度来考量价值。如果引入AI工具并没有降低业务成本,那么就要重新审视是否合适用上技术。
INTL GENIUS 行政总裁
张家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