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力文 - 以太币的火锅困局 | Exchange²

如果要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以太币,那它就像是一间曾经风靡市场的顶级火锅品牌。在上一轮牛市中,以太币的利润模式非常清晰,高昂的手续费维持生态运行,最初一餐40元,随后价格不断上涨,最贵时甚至高达800元。然而,这并未影响消费者对它的热爱,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平台,而是一个充满创新的「火锅品牌」,用户甚至会自发帮忙研发新汤底,例如DeFi、NFT等应用,让这个生态系统更加繁荣。随这股热潮,大量加盟商(Layer 2)纷纷投入其中,透过建立自己的二层解决方案获取巨大利润,成为推动以太币发展的重要力量。
策略调整反带出新问题

  然而,当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管理层开始担心价格过高不符当初创业梦想,于是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革。他们希望让所有人都能「吃得起火锅」,于是选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让火锅价格回落到10元。同样地,以太币选择从PoW(工作量证明)转向PoS(权益证明),期望透过降低交易成本来扩大用户群。然而,这策略调整却带来新的问题。

  首先,火锅行业有其他竞争对手(Solana),用户体验又平又快,让以太币的市场地位受到挑战。其次,Layer 2的加盟商发现,他们的利润空间变得极其有限。PoS模式的转变使这些二层解决方案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从高昂的手续费中获利,他们开始转向其他方式,比如利用以太币的品牌进行融资,却没有真正带来创新和价值增长。就连过往品牌加盟的忠实北上广的大店(Uniswap)都可能自主研发品牌。

  以太币存在的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周期性问题。嗯……最近这句话听起来那么熟悉?不论如何,凡事也不用太悲观,以太币的将来还是有一定发展。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现任潘渡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数码资产交易员。
邓力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