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人币澳元齐受压 | 汇市焦点

自9月30日以来,澳元兑美元下跌6.57%,成为G7中表现第三差的货币。离岸人民币也表现不佳,兑美元贬值3.27%。人民币和澳元走弱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元整体走强;二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

  美元方面,美元指数从9月底的低点100.16显著上升至11月14日的一年新高107.06,升幅达到6.9%。美元表现强劲,主要归因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共和党获得国会两院的多数席位,以及一系列美国数据表现强劲。具体而言,由于特朗普计划提高来自欧罗区、中国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关税,非美元货币,特别是欧罗、离岸人民币和墨西哥比索大幅下跌。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10年期收益率从9月中旬低点3.59%上涨88个基点至近期高点4.48%,因市场猜测特朗普的政策将引发通胀,并增加美国公共债务。

  此外,美国近期数据再次证实美国经济的韧性,而特朗普提议的财政刺激措施,则可能支持美国经济保持稳健。再加上联储局的谨慎立场,促使市场降低对联储局减息的预期,预计从现在到2025年底,仅将减息3次左右。

  展望未来,如美国国债收益率因以下两个主要因素而持续高企,美元指数可能会继续受支撑:其一是联储局减息步伐放缓;其二是总统特朗普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在这情况下,美元因素可能会让澳元和离岸人民币承压。

澳利率明年前料略高于美国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刺激计划出台,从而带动中国基本面可持续改善之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可能会持续存在,并限制人民币和澳元的上涨空间。中国9月下旬推出刺激政策后,财政部、住建部等记者会以及最近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致令市场感失望。尽管中国10月PMI和出口均超出预期,但弱于预期的10月CPI/PPI数据显示国内消费依然低迷,而今年前10个月房地产投资按年跌幅超乎预期达到10.3%,也显示楼市仍然疲软。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受通缩压力和房地产危机拖累,市场担心特朗普的关税上调可能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增长。因此,投资者期望中国政府能立即采取行动,包括推出大规模、有针对性措施来振兴消费和房地产业。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已暗示将在2024 年底前进一步降准,而财政部部长也承诺将在2025年实施「更有力」的财政政策。市场将关注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明年3月的全国人大年会。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可能站稳在7.10上方,若突破7.2550和7.2850,该货币对甚至面临重新回到7.30至7.40区间的风险。同时,澳元兑美元可能继续测试0.6400,并在0.67-0.68遇阻。

  尽管如此,如有必要,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采取行动,例如设定远高于预期的人民币中间价或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缓和人民币急跌的势头并确保人民币双向波动。而澳储行的中性政策立场和乐观的市场情绪(若美国经济保持坚挺),则可能限制澳元的下行空间。市场仍预计到2025年底,澳储行的政策利率将略高于联储局的政策利率。因此,笔者预计澳元兑美元将在今年迄今的低点0.6350处找到支撑。

李若凡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