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 政策利好带动 医药股 价残 可吼 | 财金解码

市场关注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具潜在恶化风险,致资金对港股失去部署焦点,恒指上周失守2万点关键技术位后,走势明显转淡,反复向下寻找支持,资金部署上仅见凭消息炒作个别板块。其中,医药股于上周初一度见资金追捧,主因内地落实健保基金预付制的政策消息利好。内地医药股近年受困带量采购政策遭资金看淡,现板块走势亦较残。不过,市场目前已消化政策降价利淡,加上内地人口基数庞大及人口出现老化,对医疗用药的需求料持续增长,行业前景稳定,当中业绩稳健及具热门产品的药企不妨冷吼。至于板块中生科股具较高研发及受制裁风险,但可提供炒波幅空间,具风险承受力者可考虑小注一博。记者 苏子进

上周初,国家健保局、财政部联合提出将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金制度,医保部门将预付定点医疗机构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的周转资金,协助定点机构缓解医疗费用垫支压力。受消息推动,医药股上周二普遍上扬,除直接受惠政策消息的医疗器械及医疗机构股外,升势亦幅射至药品分销股及创新药和生物科技等制药股。

设备更新节奏可望加快

  近年,内地药企受带量采购政策影响致产品降价,令资金流出医药股,板块整体走势偏淡。不过,本月初国家公布第十批药品国采报量目录,板块整体未见波动,反映随着带量采购政策常态化,市场已消化相关利淡。相对上,从行业面看,内地人口老化趋势持续料将有助推动医药需求,利好医药股业务增长前景。

  此外,招银国际报告指出,国内新一轮健保谈判即将落实,尽管健保资金收支有一定压力,但认为健保资金支持创新药的政策趋势不会改变;预期随着国内整体刺激政策落地,医疗设备更新节奏可望加快,各地招标可望恢复到常态节奏。该行认为,接下来医药股股价表现将主要由估值修复和基本面双重驱动,看好CXO(医药合同外包)、创新药、消费医疗、医疗设备板块。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郭思治表示,恒指上周跌穿2万关及10月17日低位19977点,对目前大市看法保守,虽认为医疗保健相关股走势强于大市,并因内地逾10亿人的庞大市场而未看淡行业前景,惟早年国家强监管下,令医药企业发展与行业规模不相配,个别医院更出现财困,使上市公司面临不明朗。再者,现时市况大气候不就,更会限制板块势头,故行业中只较为倾向于部分细分板块,包括具较强现金流的药品分销商、制药股及医疗设备股。

  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认为,医药股整体仍可跟进,表示行业消息可带动憧憬。至于市场担忧的美国制裁问题,张智威强调基于华府也要考虑美国本土的用药需求,故料不会对内地医药企业进行重手制裁。另外,共和党及特朗普将全面执政,生物医药亦可因其支持生物科技的立场而获利。

  生物科技股中,张智威点名康方生物(9926)值得跟进,提出摩通报告指该企正研发的产品AK112于美国市场销售潜力逾9亿美元,他并指相关收入可避过人民币贬值的兑汇风险。走势上,该股于10至11月以60.6元构成双底,可部署65元以下吸纳。郭思治对康方生物亦看法正面,提出生科股研发具前胆性,若产品成功推出可获巨大市场及理想价格,现康方可视为黑马之选,惟股价累升已多,建议有多余资金方参与。

  郭思治又称,生科股目前在美国制裁阴霾下,难以全方位炒作,但由于相关股累跌已多,股价具反弹空间,当中以交投较活跃的药明康德(2359)及药明生物(2269)可作小注投机,但要严守8至10%的止蚀水平。

买生科股需留意美制裁

  另外,医疗设备股上周受惠内地医保预付金制度落地而受捧,因市场憧憬政策有望推动医企回款加速,创新器械将迎新放量空间,主要个股微创医疗(853)曾炒高逾8%,惟之后交易日已回软。郭思治指出,跟消息面对该股作投机部署无可厚非,但市况大环境偏淡,宜留意其股价会否失守6元。微创医疗上周五收报6.18元。

  相对上,大型药企中,郭思治倾向于具较佳现金流的蓝筹国药(1099),指其市盈率仅6倍,息率则有4厘以上,具中线持有之条件,加上其具有完善销售网以应付内地10亿人口的需求,故对国药看法正面,可考虑分注,于现价约20元水平可先部署一半,中期目标为约8倍市盈率23.65元。

  至于近日有网上医疗股绩后炒高,但郭思治及张智威对板块看法保守,张智威指行业疫情时的高峰期已过。其他大型医企中,中生制药(1177)今年第三季多赚逾倍,惟股价表现偏弱,张智威表示博反弹可吼3元附近出手,以一成升幅约3.3元为目标。

药明康德获大摩唱好

  受美国推动《生物安全法案》针对,业药明系今年股价显著受压,其中药明康德(2359)年初至今累跌36.38%。相关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美国联邦机构与外国生物技术公司展开业务往来,并点名药明康德等5间中国公司。不过,药明康德亦积极就制裁作出反应,包括有传公司正着手出售部分海外业务。此外,市场憧憬特朗普上台后,以其及共和党支持生物科技的立场,或不会延续拜登政府对华生科企业的针对行动,或可为药明康德股价提供反弹空间,部署上不妨多望两眼炒上落。

  大摩指,药明康德第三季收入按年跌2%至105亿元人民币,扣除新冠影响按年升13%,高于该行预期的96亿元人民币。美国业务收入扣除新冠影响按年升7.6%,反映生物安全法案逆风下当地业务持续强劲,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由50元上调至72.3元。

康方生物可逢回吸

  受惠产品研发获憧憬,康方生物(9926)今年股价表现跑赢大市,一年计累升约51%。该股早于大市自7月起动,并于9月中起于纪录高位筑起横行平台反复整固。康方于生物制药业中,专注于肿瘤学及免疫学治疗领域。于9月上旬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发表旗下新药临床试验结果理想,刺激其裂口高开,并持续吸引资金追入。随着旗下药品陆续获批上市,市场对公司临床开发兑现具信心,料可支持股价,可吼实逢回吸。

  摩通指,康方管理层透露非鳞状细胞癌患者纳入AK112的全球三期临床研究HARMONi-3中,计划招募1080名患者,认为新进展是对AK112发展潜力的又一次信心证明,考虑到约70%的鳞状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属于非鳞状类别,将该因素纳入AK112的海外市场预测模型后,料AK112在美国市场销售潜力最多增加9亿美元,2028至2033年销售额预测亦上调3%至6%,目标价相应由68元上调至74元,评级「增持」。

中生制药季绩亮丽

  中生制药(1177)作为港股主要蓝筹药股,今年业务表现亮丽,第三季按年多赚1.2倍,带动首三季纯利按年增1.3倍至41.7亿元人民币,大幅优于另一蓝筹药股石药(1093)同期少赚约16%。不过,该股踏入10月走势偏淡,相信因消化早前冲高后技术超买及随市况疲弱所累。集团产品渠道多元,遍及肿瘤、肝病、呼吸、外科和镇痛等领域,近日并公布收购A股浩欧博的控制权,进军免疫诊断赛道,预期在市占及产品优势下,可受惠于内地庞大的医药需求,可考虑多作跟进。

  交银国际指出,中生制药今年第三季收入按年增长14.3%至54.7亿元人民币,得益于生物类似药、亿立舒等新品/次新品的快速放量,以及行业整治常态化后、整体医院端活动的复苏改善;经调整净利润增长58%至6亿元人民币,均超该行预期。管理层并维持全年收入增速双位数的指引,予「买入」评级及目标价4.8元。

国药预测市盈率仅7倍

  国药控股(1099)股价于9月中旬自低位反弹,其后配合大市转强近乎一口气重返一年高位23.65元,于10月随市急回后,技术上筑起小双底反复整固,于50天线(19.38元)具较佳支持,并于10月底公布业绩后重新上探。国药首三季少赚约13%,市场评价好坏参半,惟该股具内地推财政刺激措施将可推动整体经济以至销售表现的憧憬。况且,国药预测市盈率仅7倍,息厘约4.7厘,逢低买入有助增强防守,不妨留意。

  里昂指出,国药第三季收入按年温和微增1.9%至1477亿元人民币,纯利按年跌20.9%至15.75亿元人民币,主要受毛利率倒退影响;惟相信宏观环境改善及近期的管理层变更,可为公司的经营效率带来变革性影响,从而提高盈利的稳定性。该行亦指医保基金与药品分销商之间更广泛使用直接现金结算,将是其潜在毛利扩张和经营资本效率提高的关键动力,将目标价由21.8元升至24.8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微创医疗亏损持续收窄

  微创医疗(853)主要从事医疗器械之开发、制造及销售业务,近年股价走势随医药板块表现沉寂。不过,上周该股一度抽高8%以上,反映如医疗设备股遇上国策利好,资金较倾向追入作为龙头的微创医疗。业务面上,该股亏损正持续收窄,配合国家药监局于8月底公布拟将医疗器械研制与创新纳入发展重点,并建立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基金等,料可长线利好医疗器械行业前景,有利微创医疗业务发展,可关注。

  摩通近日称,微创医疗附属心脉医疗改善营运效率的努力将有助长期利润率,将长期净利润率预测由23%大幅上调至约30%,亦相应上调微创医疗长期净利润率预测,由原先11%向上修订至12%,续认为其可达成2024至26年主要经营目标。该行又指出,集团管理层曾承诺今明两年收窄亏损,2026年有望扭亏赚9000万美元,目标价由7.5元升至7.8元,评级「增持」。

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