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人币两主导因素 | 汇市焦点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在9月底并未延续跌破7算的走势,而是反弹约2.5%至周二的高点7.1434。 为甚么该货币会突破7.10这个心理关口?
首先,是由于中美收益率差距再次扩大。上周五,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中国国债收益率的差距扩大至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约200个基点,进而打压人民币兑美元。美国方面,9月非农就业数据和CPI均意外上涨,再加上上周公布的超乎预期的零售销售和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带动美国国债收益率反弹。
中国方面,中国国债收益率回落,10年期收益率较9 月底高点下跌约15个基点至 2.10%。这主要是由于国庆假期后中国政府的一系列记者会皆未能带来更多财政刺激措施的细节。这导致中国相关的乐观情绪消退,伴随香港和中国股市回吐升幅。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距并没有持续显著扩大。然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仍维持在7.1300左右。这显示人民币额外的下行压力源自于特朗普交易的重启。由于民调显示特朗普的胜算上升,而且特朗普不断强调其加关税的计划,因此市场预期关税上调将引发通胀,从而利好美元。同时,市场担忧美国大幅度上调中国商品关税,将驱使中国允许人民币贬值来抵消部分关税带来的影响。
中国国债收益率或已触底
展望未来,两个关键因素将主导人民币走势。第一个也是短期因素是美国大选。如果特朗普交易继续受到追捧,大选前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将可能面临进一步上升的风险。第二个也是更长期的因素仍然是基本面。美国大选之后,当市场将焦点转移至基本面时,随联储局逐渐减息,利率优势逐渐减弱,料将导致美元指数中长期转弱。与此同时,中国国债收益率可能已经触底。一方面,中国最新的经济数据包括第三季GDP、9月零售销售等超乎预期。
另外,中国还有可能在10月下旬公布新刺激措施的更多具体细节(例如财政刺激的规模,以及针对住房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消费的措施细节等)。任何能够重新点燃国内外信心的令人鼓舞的细节,都可能有助于推高中国国债收益率,从而缩小中美收益率差距。
简而言之,笔者警惕人民币的短期下行风险。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的近期阻力位在7.1475(10月17日的高点)、7.1803(100日均线)和7.2034(200日均线)。尽管如此,从中长期来看,笔者仍然认为美元兑离岸人民币重回6.90至7.10区间的可能性很高。
李若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