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豪 - 选择与挑战 | 二叔公启事录

  美国众议院上周通过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法案,再次令中美关系成为焦点。距离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仅剩数月,中美问题无疑将成为两党激烈交锋的重点,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影响两国,更牵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

  最近的一场美国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民主党候选人贺锦丽与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进行将近100分钟的激烈攻防。贺锦丽在辩论中表现从容自信,反观特朗普则显得较为急躁,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位候选人在诸多议题上立场迥异,但在对华政策上却呈现出罕见的一致性。

  这种政策取向的形成并非偶然。美国国会近期频频推出针对中国的法案,涉及范围从香港问题到高科技领域,清晰地反映了美国政界对华态度的整体趋硬,预示无论是贺锦丽还是特朗普最终入主白宫,美国对华政策都可能保持强硬基调。

  不同之处可能在于,贺锦丽若胜出,可能在延续对华强硬立场的同时,更注重多边合作,或许有助于缓解全球贸易紧张局势。而特朗普则有机会推动更为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剧中美经济摩擦,并可能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

  香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对中美关系变化尤为敏感。跨国公司亦可能重新评估其在亚洲的业务布局,这对香港而言既是挑战,也可能孕育新的机遇。特别是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香港或可凭借其独特优势,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中开拓新天地。

  随美国大选临进,中美关系可能面临更多变数。而香港需要的或许是更灵活的定位与选择。

霭华押业主席
陈启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