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康 - 越老越要有阿Q精神 | 神耆商机

  近年本地以至全球经济不景,楼价和股市皆呈下跌,有上市公司主席感叹:「其实跌得最多是『壳价』,只是媒体较少报道。」事实上,由于监管得力,香港股市低迷和集资能力下降,「借壳」上市几乎绝迹。不过据市场消息指,现时主板「壳价」已由2017年的高峰期达约7亿港元,跌至约2亿至3亿港元;创业板「壳价」更是从约3亿,跌至只有几千万或以下,甚至「无价无市」。

  有人问老板有否后悔错失赚大钱机会,他说:「我间上市公司是自用的,好比你的『自住楼』,升跌都不会卖,所以其实『壳价』均与我无关。」另一位长辈煞有共鸣称:「楼价升,我固然开心;但楼价跌,我一样开心,全因为资产更加抵买。全店半价,你点会唔开心?所以你见我日日都好开心。」

  近日一位高位入货的名人豪言:「输10亿、8亿有甚么大不了,又唔见银行『call loan』。」年纪越大,这种「自我心态调节」越加普遍。很多老人喜欢说,「食几多、着几多是整定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当初投资了中国恒大(3333),可能损失更大。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所有事情也许冥冥中自有安排,最紧要保持身体健康,才可以做「世界冠军」。

  年轻人可能对此嗤之以鼻,取笑老人家「阿Q」,自己则永远都是没有错,比躺平更不进取。然而对于经历了许多风浪的长者来说,调节心态似乎是人生必经阶段。历经过半百年,他们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令他们更为「化境」。

  而且生理上的衰退,也逼使老人难以像年轻时「卷土重来」。反正「命运是对手,永不低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因而长者更倾向改变心态,情愿让自己正面看待无法改变的事实。

健康教育基金会主席
关志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