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 国策撑资本市场 金融股长线佳 | 财金解码

恒指上周回勇屡创今年新高,分析指主因中证监出手支持内地及香港资本市场发展,增强资金对港股估值及流动性提升憧憬,同时亦由于有大行上调内地及香港股市评级。国策撑市下,与股市具关联度的内地及香港金融股可吼实,但政策见效需时,部署宜具耐性。大市气氛转佳,直接受惠板块可先望证券相关股,其中港交所(388)自低位反弹,料受惠国策下后市可拾级回稳,现价值博率高。其余中资金融股包括券商及内险料受惠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另提升分红相信有助内银股在高派息下续受捧,不妨部署。

港股上周迎来强势反弹,见5连升及创今年新高17758点。市场普遍认为除外围科网股回吐推动资金流入估值偏低的港股外,中证监推5招撑港股,当中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亦加大投资者对港股后市的憧憬。事实上,近日港股成交额重新企稳千亿元,实显示出资金回流港股信心增强。交投回升并推动港交所自低位反弹,配合其优于季绩预期,更助股价接连破位。

港股成交升 资金回流信心增

  港交所今年首季少赚约12%,优于预估的跌约两成,预期受惠中央加大支持港股力度,将有力再弹。光大证券国际证券策略师伍礼贤指出,港交所首季纯利按年转弱,主因交投相对去年首季下降,但大市今年首季交投相较去年第三及第四季回升,加上恒指期内于14794已相信见底,港股料可望续弹,而内地推5招支持港股政策,预期可推动资金持续投入港股,具长线利好作用,基于看好今年第二季恒指可踏18200水平及全年闯21000关,提出港交所可作长线部署,先待回至210元的吸纳机会。

  近期,市场对内地及香港股市转趋正面,瑞信上周将内地及香港股市评级调高至「增持」,反映大市现水平值博。此外,国际金融协会(IIF)指,3月中国股债市场录外资净流入,是去年6月以来首次恢复净流入。另高盛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情绪、风险、偏好和兴趣正改善,因中国首季经济胜预期,并料随着A股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与规范,股市仍有较多的价值可释放,估值提升潜力约20%,更乐观预计或高达40%的潜在上涨空间。

  较早前,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首次提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5年」、「到2035年」及「到本世纪中」的发展目标和整体要求。瑞银指出,此显示政策层对资本市场发展和改革的高度关注,也反映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中金认为,新「国九条」发布有助于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进一步改善,建议重点关注高股息股,尤其分红能力或意愿边际提升的相关个股;其次是券商、资管龙头公司,相关领域在新「国九条」出台及金融强国建设中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资券商板块与内地股市关联度高,但在资本市场政策出台下却未见提振。伍礼贤表示,新「国九条」中具有建全退市制度及加强IPO监管等要求,加上近期中信证券(6030)及海通证券(6837)均收到中证监行政处罚通知,反映当局倾向加强监管,故政策长线虽有望助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但投资者短线担忧强监管下券商IPO等收益或下跌,因而他提出板块长远展望大致正面,但暂宜观望。

  券商股外,内险股同为受惠内地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板块。伍礼贤称,随着A股回升,上证近期于3000点水平企稳,料险企投资收益方面的最坏情况已过;而核心保险业务近季度亦见复苏。不过,板块虽见底回升,但险企首季业绩仅平稳,未能为板块提供强劲动力,另投资者对企业金融产品的安全性亦存疑,故资金对板块仍未见热情,料板块走势会以平稳为主。选股上会倾向财险(2328)先于其他寿险股,惟内地车市增长回软,或影响其车险收入,故该股虽可部署,但吁捉区间上落,可现价吸纳并以11元为目标。

内银增派中期息憧憬升温

  另外,新「国九条」提出加大分红等市值管理举措,进一步令内银将增派中期息的憧憬升温,推动板块近期动力不俗。伍礼贤指,板块基本面及业绩稳定,国家宽松政策虽致行业上季净息差收窄,但整体不良贷款下跌,令拨备下降,推升净利润,况且中央会致力维持金融系统稳定,相信内银可成稳定市况及A股的主要板块,未来上升动力则未必太强,料以平稳为主,故可考虑部署长线。当中会推荐中行(3988),因上季表现优于其他三大行,净息差压力不大,可待回至50天线约3.2元收集。

  至于国际及本地银行同业,伍礼贤吁跟进汇控(005),除因一年派息4次外,集团连同将派特息,息率达10厘;走势上现于57元至65元区间运行,建议于60元作长线部署。

港交所反弹空间足

  港交所(388)上周中公布首季业绩,绩前已见资金偷步炒作,于逾1年低位212.2元展开反扑,配合首季成绩表优于预期及国策撑内地及香港股市的助力,推动股价5连升下突破多条平均线,见1个月高251.4元。基于市场对港股展望转趋乐观,而今年3月和4月大市的日均成交额已明显回升,显示投资者信心有所复苏,预期可助港交所后市更上层楼,在反弹空间充裕下,可部署分注吸。

  今年首季,港交所纯利按年跌12.9%至29.7亿元,优于市场预期。期内,首季收入及其他收益52.01亿元,按年跌6.4%,亦胜预估。港交所指出,主要由于去年首季是受惠于疫情后经济活动强劲复苏的季度,与去年第四季比较则增长7%。

  高盛称,港交所受惠投资收益增加,首季每股纯利胜预期,并料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额将于上半年见底,随后回升,料市场有望提升对其每股盈测,将目标价由325元微升至330元,评级「买入」。

中行冲高后估值仍低

  国家近年积极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多番强调上市公司加强分红,加上出台「新国九条」作明确指导,推升市场对内银或派中期股息的憧憬,被认为是近期板块近期走强的主因。内银股中,中国银行(3988)上日再创52周高,反映资金支持度。基本面上,内银在内地经济仍弱下或需续进行让利,但行业有望逐步摆脱内房利淡,而内地首季经济持续回稳,期内GDP增长5.3%胜预期亦有助银行收入提升。再者,中行冲高后估值仍仅约4倍,息率则约7.5厘,加上或增派中期息,实可吼位部署长线。

  四大内银将集中于本日公布季绩,在宏观环境仍具挑战下,中金料首季内地上市银行营收按年跌4%,净利润按年增长1%,盈利增速较去年继续走弱,但指股息稳定性、可持续经营能力对股价会具一定支撑。中行去年多赚2.4%至2319.04亿元人民币,汇证指因更具弹性的净息差和强劲的交易收入,表现优于同业,予「买入」评级。

财险投资收益看俏

  中国财险(2328)过去一年跑赢寿险同业,上月中股价曾破顶踏上11.54元,其后见回吐,但近日回至250天线(9.51元)觅得支持反弹。技术上看,财险自去年第三季起多次于消化升幅并调整至250天线后,再度筑起升轨;配合其息率逾5厘,获看好可在更理想派息带动下提升估值,叠加国策支持A股走出低位,料可带动集团投资收益,不妨逢低收集。

  财险去年纯利246亿元人民币,按年跌16%,美银指主要受投资收入疲弱及下半年灾害损失影响,核心业务则保持稳定,派息比率由40%提升至44%,符预期。该行指在较佳派息预期下,股息率约6%,对投资者吸引,维持「买入」评级,因公司增长前景稳定,在现时的宏观环境下,较佳的派息比率提供更好防守力;另基于今年预测市盈率7倍,预测市账率0.9倍,目标价由10.5元上调至11.5元,

中金获汇证唱好

  中资券商股上周五突然炒高,中金公司(3908)全日飙一成以上,有指因国务院发表报告指集中力量打造金融业「国家队」,包括推进国有大型金融企业对标世界一流金融企业,及推动头部证券公司「做强做优」。内地及香港股市近年持续跑输外围,中央为维稳资本市场,政策面上加紧推进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除推「新国九条」加强监管,并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核心竞争力。预期基于国策扶持,中金可凭业内龙头地位,受惠A股的潜在反弹,现初见政策动力可多作关注。

  中金去年纯利录61.56亿元人民币,按年倒退19%,营运表现一般,期内经纪业务收入下行,但获看好财富管理业务可持续深化。汇证指出,中金去年第四季纯利高于该行预测18%,主要受惠于更佳成本控制及季内净利润率达28%,高于对上两季的21%,虽因A股新股市况下调对行业预测,将该股目标价由12.7元降至11.6元,但重申「买入」,相信公司在中证监锐意发展世界级投行目标下受惠。

汇控回购计划惹关注

  汇丰控股(005)将于明天公布今年首季业绩,基于集团早前公布因完成出售加拿大汇丰拟派每股特别息21美仙,料派息指引将成焦点之一。另集团于上周公布完成20亿美元回购计划,预期市场亦会聚焦其新一轮回购计划。至于业务营运上,市场料汇控首季基本税前溢利按年跌约5%,表现大致持平。

  摩通预期,汇控首季盈利按年跌4%,主要受减值支出上升影响,料市场关注管理层的资本回报指引,以及对今明两年盈利展望,多于首季盈利表现,并预期管理层在减息预期纾缓下,将上调净利息收入指引。股价走势上,该行料资本回报应可对汇控提供短期支持,包括预期6月派发每股21美仙特别股息及10美仙中期股息,即约4%股息率,以及料于首季公布25亿美元回购计划,重申汇控「增持」评级,目标价由74元上调至78元。

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