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提高免税额利港旅业 | 恒声集

为支持香港加快疫后经济反弹,进入2024年以来,中央屡次向香港「送大礼」,不但新增西安及青岛为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放宽航班上安排。根据消息更将回应部分港区人大及政协的提议,考虑上调内地访港旅客免税额,由目前的5000元(人民币,下同)提升至3万元,相传更将考虑逐步与海南看齐。

  近年随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改革的实施,海南被视为香港旅游消费的重要竞争对手之一。国务院自2011年开始多次上调海南离岛旅客免税额度,从5000元一路提高至2020年的10万元,而且免税的购物次数、商品种类、每次购买数量限制等都在逐步放宽。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从提高免税额度后的2020年7月到2023年6月这3年时间,与前一个3年相比,从免税购物金额、购物旅客人次、销售件数3方面,分别大幅增长279%、92.6%及272%,对促进消费及当地民生有显著效果。

  虽然内地居民前往隔海相望的琼岛,不如访港旅游般方便,可以循陆路、水路或是搭高铁或飞机,而且海南免税额度为每人每年的总消费,但香港始终需要另外办理出入境证件和签注,更重要的是5000元这个十多年未有调整的免税额度,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内地不断提升的生活及收入水平。

  例如一部1万元左右的智能手机,或者一个3万元左右的名牌手袋,在现时对内地旅客而言绝对属于合理自用范围内的商品,但有碍于5000元的免税额,他们却会因为需要缴纳关税,而未必选择在港购入。

5000元额度不合时宜

  过去香港作为免税港,甚少对免税商品销售品种及购物数量进行限制,加上在打击冒牌方面不遗余力,以及港元自身汇率优势,几项因素吸引不少内地人到香港购买奢侈品及日用品。加上在2020年海南尚未上调免税额度前,购买奢侈品等单价较高的商品轻易就会超额,不少人仍会觉得香港在购物上具有优势。

  但过去数年内随海南政策放宽、疫情影响以及香港零售服务业逐渐被内地赶上,而且目前港元汇率处于较高水平,种种原因都让香港虽然在与内地恢复通关后旅客数字逐步回升,业界却出现「旺丁不旺财」情况。

  当然业界需要提升自身服务,为旅客带来更好购物体验;但政府亦应积极寻求进一步扩大免税额及个人游城市范围,让更多内地旅客更方便、更有意欲来港旅游及购物。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