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预算案》撤辣利吸人才 | 恒声集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在诸多推动经济的政策中,最为受肯定和引发最多关注的,就是取消实施长达13年的「楼市辣招」,意味即时起购买所有住宅物业,都毋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笔者认为,本次撤辣除了反映政府对各界建议声音的及时反映,更至少可以在增加库房收入、稳定楼市及经济、增加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有望增加库房收入
首先,在购入物业两年内转售须缴的额外印花税税率为10%至20%,非永久居民买楼须支付的7.5%买家印花税,以及香港市民购置第二套住宅物业或非永居买楼的7.5%新住宅印花税,合共每年可谓政府带来94亿元收入。
陈茂波司长预告,本财政年度赤字可能过千亿,较去年估算多出86%,若撇除2021至22财年绿色债券的收入,则几乎连续5年见红。而出现这种连年赤字的情况,正是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地相关收入和印花税收入减少的影响。
但今次全面撤辣后,根据业界分析,楼市成交至少升40%至50%,为库房创收。本年度预计地价收入只有194亿元,较原先预计大减656亿元,料想撤辣自后土地出让的顺利程度将会进一步得到保障,不会再像去年一般频频出现流标的现象。
其次,本次撤辣赶在美国于今年中重新开始减息之前,可增加二手房屋供应,减少买家的入市成本,刺激需求,并让楼市重新交回自由市场调控之下,并通过自行调整回到供需平衡。
又因房地产行业与民生及建筑业、装修行业、金融业和包括家私、家电在内的零售业等行业密切相关,对于提振买家、租户、投资者等的信心有着十分正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刺激经济及就业市场的蓬勃。
此举更可增加香港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2023年世界人才报告》,香港在「吸引力和留住人才」方面的全球排名仅为32,生活成本高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劣势。全面撤辣意味内地居民、外国人都可以与本地人一样以较低的成本买楼,更有利留住人才。
当然有楼市过热的前车之鉴,政府亦表明会密切留意楼价的变化,并且提出更多保障性公营房屋的供应,相信即时出现楼价过热的苗头,亦能够「轻车熟路」对其进行调控,不会再重蹈覆撤。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