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文旅营销有借鉴价值|恒声集

近段时间,「冰城」哈尔滨因童话般的冰雪城堡,经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关注,成为内地最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根据哈尔滨文旅局数据显示,在元旦假期期间,哈尔滨共接待了304万人次的旅客,旅游收入录得接近60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

眼见哈尔滨的热度在网络上指数级上升,全国多地省市纷纷突破了长期以来政府部门较为规范化、「正经」的宣传方式,采用了更为「贴地」、幽默的切入角度,在社交媒体上向国内外的潜在游客宣传当地的旅游特色,成功吸引不少游客前往。

姑且不谈这种宣传手法是否能够持久奏效,或是对政府部门本身的形象是否有影响,但这种新颖的文旅营销的确对旅游业推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本港相关部门研究及借鉴。

善用网络平台 采故事化营销

首先,最值得参考的是对网络平台的善用。负责运营社媒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洞察网络流行趋势,并适当参与网络流行文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城市的品牌形象,为游客提供旅游资讯和优惠。尤其是当下流行的短视频,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示单一城市或景点的旅游亮点,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时,配合社媒平台的数码化工具和技术,可运用大数据分析游客偏好和行为模式,进行更精准的定位和推广,提升营销效果。

其次,故事化营销的方式对游客而言更有吸引力。将省市的历史、文化和故事融入到营销内容中,注重突出当地的独特体验,例如特色美食、传统手工艺等,能够增加旅客对目的地的兴趣。以本港为例,夜市文化、茶餐厅文化、中西交融的建筑等,都是独树一帜的旅游资源,比起其他日趋同质化现代酒店、商场,更能让游客对香港产生共鸣和兴趣。

强调服务意识 与客互动沟通

此外,强调服务意识对香港而言,亦是十分重要。内地多省市的文旅局在营销活动中,强调了对网友的尊重和服务意识,甚至有个别地区的文旅局长亲自参与线上沟通,并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创新,这一点广受网友的好评。

香港的服务态度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备受诟病,甚至有部分港人在感受过内地的服务之后,养成了北上消费的习惯。相关部门及业界应吸取内地文旅局与网友的互动中有效的沟通经验,强化服务意识和受众意识,积极管理本地旅游业的评价和口碑,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信誉。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