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康 - 老板开饭靠阿公阿爷|神耆商机
疫情前踏入12月份,大家均会收到各种酒会、圣诞派对的邀请。但现时经济不景气,楼市、股市不顺,好多老板也未有心情请人食饭,而近日笔者身边不少有钱长者亦和许多港人一样,离港消费、旅行,就连大食会也少办。
不过「食息胜也」,加上日常生活消费也只是用「面𠮶浸」,一些借贷较少的有钱人依然轻松。但在目前的环境下,他们也不想大搞,同时减少私人的大型宴会,因为不想(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前辈级朋友觉得自己太招积、抢了风头;就算有局,也变得低调了许多。
反之很多公司收入来自食「阿公」(出公司数)的,或是食「阿爷」(出政府数)的,相关部门或高管都有支出预算,只要公司没有特别困难、应酬请吃饭不超过预算,不需要特别悭,也不用讲价。他们的消费力基本上不会缩水,可如常吃饭、送礼、应酬、搞宴会等,继续「大花筒」。甚至有些初创公司或科技公司,申请到一些项目的政府资助、即「阿公」钱,虽然不会大手大脚使钱,但该使的、该花的,都不会锱铢必较;只要报价合理便爽快签名,也不会拖数,因为可以报销。
至于一些爱国机构、联谊会、同乡会等团体,定期会举办如招商、联谊的活动。虽则并非奢华的宴会,但通常有明确的目标和预算,加上这些活动从场地预订、活动策划、餐饮安排以至活动执行上变化都不大,容易达成共识执行,而且「阿爷」愿意为高质量的服务和活动体验支付合理的费用,绝对不会拖数、走数。把这些团体服务得妥妥贴贴,便可定期获委派活动、「密食当三番」,在逆市中则成为老板收入的中流砥柱。
健康教育基金会主席
关志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