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投资移民可适度降低门槛|恒声集

行政长官李家超公布最新《2023年施政报告》,其中较瞩目的一项政策,就是重新启动已经停办8年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并将投资门槛从2015年的1000万元,提升至3000万,允许合资格投资者通过投资房地产以外的资产(包括股票、基金、债券等)申请来港,以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界别的发展优势。

本次重推计划一方面是面临8年的市场需求累积,一方面新冠疫情复常后全球资金、人才流动的活跃度有所提升,可说是把握住极佳时机。根据保守估计,重启计划后首年可吸引多达8000宗申请,涉及投资金额逾2000亿元。

利提升金融稳定性

重推「投资移民」可吸引更多高资产的投资者落户,他们的投资和消费可带来更多资金流入、税收收入和财政收益,并提升香港在资产管理等金融领域的专业服务水准。然而,笔者认为3000万的门槛,相对于2015年1000万门槛略微偏高。

首先,降低投资门槛能够提升港府的金融稳定性和经济实力。经过疫情的肆虐及外围经济的不景气,香港经济复苏速度不如理想,财政储备亦不如以往丰厚。作为政府最大收入来源的利得税,可直接为库房贡献大量的储备,从而让政府有更多资源投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

此外,将投资门槛下调,可吸引更多创科产业的人才来港。以科技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为例,因此类公司倾向于专注于原型设计和开发,初期盈利并不会十分丰厚,但是未来发展潜力却巨大。若有更多创科人才能够通过投资移民落户香港,可以带来创新思维和经验,并促进本港创新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发展,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资源和国际化的创新团队,提高本港创科产业的竞争力。

笔者认为,在计划实施一段时间后,相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的申请数字及申请人情况,针对投资门槛、申请资格、投资范围等具体细节作出适时的检讨及调整,确保投资移民渠道对本港经济贡献活力的水平处于平衡点。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