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港美利率背道而驰|汇市焦点
美联储在7月会议上进一步加息25个基点,香港银行也跟随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因港元拆息在6月初到8月初期间显著上升,其中一个月港元拆息上涨125个基点至2007年以来最高,接近5.43%的水平。
近期,美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PPI增速、零售销售、工业生产等全面优于预期。这强化了市场对该国经济软著陆的信心。与此同时,随著高基数效应消退,美国7月通胀率从低位稍微反弹。鉴于近期油价反弹,不排除美国通胀率进一步回升的可能。实际上,7月FOMC会议纪要也显示大多数决策者仍认为通胀有重大的上行风险,因此或需进一步加息。
随著市场对明年美联储减息的预期降温、对通胀的担忧升温,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增强,以及对美国财政部增发国债保持警惕,美国国债收益率反复上升。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至7月初以来最高的5.05%,同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的4.36%。
在美国利率反复向上的情况下,港元利率却背道而驰,由高位显著回落。其中一个月港元拆息由8月初的高位下跌超过140个基点至4%,三个月港元拆息也由8月初高位5.43%下跌逾80个基点至4.61%。
港元拆息取决银行间供求
为何港美利率反向而行?这主要是因为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即港元拆息)最终仍取决于银行间港元的供应和需求。供应方面,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即银行间流动性)自5月初以来维持在450亿港元左右的水平不变。需求方面,6月半年结效应消退,而7-8月香港上市中资企业集中派息潮接近尾声,而8月银债发行也已告一段落(资金回笼)。 因此,港元需求明显转弱。随著市场参与者更愿意将在银行间市场拆出早前囤积的资金,港元拆息快速回落。
由此可见,即使美联储加息,港元拆息也不会同步上升,直至港美利率达到足够大的差距,引发积极套息交易,从而驱使金管局入市干预,并减少银行间港元流动性(即总结余减少),才会带动港息进一步向上。
短期内,港元拆息或仍有温和的回调压力。虽然9月季结效应可能带动港元拆息反弹,但重见7-8月高位的机会不大。而随著港美息差再次扩大,在套息交易回归的情况下,不排除港汇再度触及7.85的可能,尤其是如果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仍进一步加息。假设银行体系总结余将在未来数月进一步减少,那么年结效应仍可能带动港元拆息在11至12月期间重新上试7至8月的高位。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