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 - 捕捉股债投资机遇|花旗看天下
美国经济数据比预期强靭,加上日本债券收益率上升、美国国债供应增加及美国信贷评级被下调等因素,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近期明显上升,尤其是中长年期收益率。
不过,近期收益率的升势不太可能持续。联储局似乎开始考虑过去17个月加息525个基点对经济的滞后负面影响,在夏季最后一次会议上,主席鲍威尔表示联储局可能会在通胀达2%目标前减息。联储局语调的转变阻止孳息率曲线前端收益率上升。如果联储局已接近完成加息,下一步行动有可能是减息,意味期限为6个月至5年的美国国债不太可能提供比目前更高的收益率,尤其是在2024年通胀下降的环境下。
另一方面,较高的长期国债收益率或会加速通胀下降,亦因此增加联储局明年减息的可能性。一旦通胀率降至2%,市场或再次担心经济放缓,而非通胀重燃的风险。因此,联储局在对抗通胀的尾段,可能将透过减息以保持经济增长。这些因素均反映中等期限的收益率已达到或接近本紧缩周期的峰值,为避免再投资风险和减少短期收益率下跌的影响,建立或维持偏重于中等年期的固定收益组合将是合适策略。
股市方面,美国科技和非必需消费品股已接近其估值范围高位。虽然人工智能(AI)很可能成为未来几年科技股盈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并非所有与AI相关的开支都会在未来几季内出现。
留意医疗保健股
从市盈率角度来看,能源及部分金融、工业和医疗保健等行业的估值接近30年来的低位。随著目前盈利衰退可能见底以及在明年开始复苏,预计制造业、贸易和医疗保健等目前处于逆境的行业,明年的盈利将受惠库存过剩而恢复正常。投资者可留意医疗保健行业中,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估值低残的板块、与能源转型相关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公司,以及拥有大量现金以适时捕捉估值错价机会的优质资产管理公司。
美股相对中国和欧洲股市的优异表现或会开始逆转。美国建筑和贸易等行业的就业市场或将降温,导致消费放缓。美国股市经历10年主导地位后,美国上市企业盈利占全球50%,但其市值已占全球60%以上。偏好美股的投资者若将投资选择限制在美国境内,未来几年或会错过广泛市场推动投资组合表现出色的机会。在欧洲和亚洲股市的被动投资中,虽然较低效率和旧经济为主的传统公司占比较高,但环球投资者可避开质量较低的公司,同时在欧洲和亚洲捕足与美股上升动力匹配的投资机会,而估值则比美国同行大幅折让。
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环球财富策划部主管
廖嘉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