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九龙东配套亟待完善|恒声集
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会在10月25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现正对社会各界展开公众咨询。笔者参与了其中一场面对商界的咨询会,并提出自己对香港经济的少许见解,当中涵盖了九龙东的海滨发展。
政府的「起动九龙东」计划锐意将九龙东发展成香港第二个核心商业区,邮轮码头已落成10周年,未来数年内启德体育园、都会公园、地下购物街、东九龙文化中心等大型基建项目都会有显著进展,让九龙东面貌一新,届时将会吸引更多本地居民及游客前往。
冀海滨发展规划可扩大
然而,在关注大型项目之余,一些周边地区的环境及配套设施亦十分影响游客或到访者的体验,更甚或影响到香港整体城市形象。
以周边地区海滨环境美观度为例,「起动九龙东」规划只包括西至启德、新蒲岗,东至观塘的区域,无法整合同属于维港范围的鲤鱼门、油塘及茶果岭一带的发展潜力。如此一来,作为大型邮轮驶入邮轮码头的必由之路,该地区的发展步伐与毗连的观塘区严重脱节,其景观与举世闻名的维多利亚港并不相符。当中某些区域更是承担避风塘、装卸货码头等功用,不能视作休闲及旅游资源。
因此,笔者建议将「起动九龙东」规划的行动区东延至鲤鱼门、茶果岭一带,以邮轮码头为核心修筑一条东至鲤鱼门海峡、西接尖沙咀星光大道的海滨长廊,让维港海滨公共空间呈片状发展,形成联动效应。
吁邮轮码头引入水上的士
至于前往邮轮码头的交通接驳方面,多年来一直被本地居民及游客诟病不够完善,致使该区域一直未有足够人流酝酿出有规模的商业活动,进一步又让访客更加「却步」。其实港府已经认识到这问题,本月初政府举办一个跨部门会议,决定新增数条巴士路线服务、与的士业界设立更紧密的通讯平台、增加的士前往邮轮码头的诱因等。
以上改善措施虽然只在邮轮停泊期间提供,但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时之需。未来除了陆路交通需要恒常化改善外,笔者认为政府可以积极考虑引入水上的士、渡轮等水上交通工具,毕竟水上交通的承载能力,比起陆路而言亦不遑多让,让本地及海外游客能够有更多前往邮轮码头的途径。这种具有观光性质的水上交通工具,不但能够使邮轮码头的交通配套更便利,更可为维港带来更多动态的活力,并让乘搭者能够欣赏到沿途的维港美景。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