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豪 - 沙特减产吃力不讨好|二叔公启事录
国际油价今年6月以来一直攀升,主要由于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年中开始额外减产每日100万桶,石油输出国组织和结盟油国(OPEC+)亦同意将原订的减产协议延长至2024年。
OPEC+一直努力联手调节全球石油供应量,以控制石油价格。然而,随著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和全球减碳目标的崛起,OPEC+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力正在减少,减产协议往往只能短暂撑住价格,却无法带来持久的价格复苏。
现时全球能源供应已变得更加多元化,大部分国家都在逐渐减少对石油依赖。国际能源署预期,随著清洁能源经济转型加快步伐,加上电动车、能源效率等科技进步,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
除了对于环境的考量,过去沙特为稳定油价不惜多次疯狂减产,这种「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做法亦令人心生警惕。历史是一面镜子,各国领袖不可能坐视第三次石油危机出现。事实上,近年美国页岩油产业的蓬勃发展已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对油价的话语权不容忽视。
当前,沙特在皇储穆罕默德主导下启动经济转型的「超级计划」。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沙特需要在未来5年维持油价每桶81美元以上,才能避免财政赤字,为该计划继续提供资金。然而,OPEC+的联盟并非牢不可破,部分成员国甚至会违反承诺偷偷增产,以至沙特要控制原油供需变得更加复杂,「如意算盘」恐怕更难打响。
霭华押业主席
陈启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