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亨 - 智能医疗乘风破浪|财股魔镜

许多科技公司尝试使用AI人工智能来研发疾病诊断工具或加快生物科技的创新。然而受监管、数据不准确、缺乏资金以及医疗专家和各利益相关者疑虑的影响,或阻碍人工智能进入医疗领域的脚步。本周我们将简单介绍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

IBM曾花10年时间开发Watson Health,并矢言要改变医疗保健行业,但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该部门于2022年已被出售。最近则有许多研究人员试图把握新冠疫情机遇,创建人工智能算法和远程医疗来检测、提供实时监控和应对病情变化。然而,根据各种研究,许多深度学习模型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还无法提供及时的实质帮助。各种驱动人工智能医疗保健平台,如阿里巴巴支持的LinkDoc或Alphabet支持的Verily等,也因为科企市场估值的大幅调整,造成原来外部打算支持的资金撤回。这些平台由于缺乏明确的盈利途径,原来的IPO计划也只能束之高阁。

尽管如此,这并没有阻止科技巨头进军医疗保健领域,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改变医疗保健的方法。例如亚马逊以38亿美元收购远程医疗提供商One Medical(ONEM),AWS Cloud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来分析基因组和生物数据。此外,AWS Cloud最近还宣布与3M和飞利浦合作,为医生提供人工智能助手,以AWS Cloud上托管病人成像扫描。

大多数Alphabet医疗保健项目,例如Verily和Calico属「其他赌注」部分,Google还与Mayo Clinic合作开发一个可在医院使用的AI MedPlam 2聊天机械人。去年微软以160亿美元收购医疗软件开发商Nuance,最近又与Teladoc(TDOC)合作,实现临床数据自动化、整合人工智能和云服务。据报苹果正利用Apple Watch上使用者提供的健身数据,开发人工智驱动的健康指导服务。在太平洋的另一边,百度和腾讯也开发用于医学影像和数码化医院应用的人工智能健康平台,参与智能医疗的风潮。

对于更高风险前景,一些初创公司如Recursion Pharma(RXRX)、AbCellera(ABCL)、Schrodinger(SDGR)等正在开发应用AI/ML算法的生物技术药物,这些发展非常有趣,种类亦百花齐放,所以我们对未来创新医疗科技持乐观态度,医疗保健仍向智能化迈进。然而医疗保健领域及相关系统质量和医疗执业人员方面,存在巨大文化和监管差异,因此采用人工智能进展较缓慢,AI Med收成期也许会比较长。

博誉顾问集团资深顾问

周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