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内地须加码刺激经济|恒声集
中国统计局上周公布第二季及上半年经济数据,2023年第二季GDP增幅6.3%,虽然高于首季的4.5%,但低于普遍预期的6.5%至7%;上半年整体经济增速则为5.5%。
数字一出,《华尔街日报》及《纽约时报》等外媒纷纷引述经济学专家的评论,认为中国经济「显然正在陷入停滞」。而各经济预测机构亦「见风转舵」,下调对2023年中国全年经济表现预期,正如他们在年初看见中国经济复苏时集体上调预期一样,除了显示预测的不准确性之外,并无太多参考价值。
笔者认为,内地对外界质疑毋须过份关注,目前看来,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与国家定下的全年5%增长目标偏差不大。然而,下半年中国内地若想保持上半年经济势头不算轻松,必须正视当前面对的种种问题。
在外贸方面,定单的季节性波动通常情况下,会带旺下半年出口数字,然而这十分取决于美国加息步伐及海外消费力恢复,可谓「半点不由人」。中国此刻可以做到的,便是稳住生产端供应链完整性,保持整体工业体系韧性,为随时有可能重现的机会做好准备。
更值得深究的消费和投资两个领域,中央政府拥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及可应对性。首先,扛起经济增长「大旗」的消费,在上半年拉动经济增长4.2%。然而值得注意的是,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增长3.1%,较5月的12.7%增速大幅回落,体现居民对就业、收入增长和经济复苏预期转向消极,一方面使得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另一方面消费受到严重抑制。
投资方面,受房地产低迷拖累,即使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上半年按年增7.2%,整体而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按年增长3.8%,而基础建设投资的边际效应亦递减,未必能有2008年时带动经济反弹的成效。
虽然6月中人民银行减息对制造业投资和外资流入都有一定刺激作用,然而必须认识到在技术密集取代劳力密集的制造业转型期,投资对就业、消费拉动力度不再突出,反而是消费疲软「劝退」投资。
针对消费和投资,发改委表示近期将推出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更有消息指出内地正考虑放松一线城市买房限贷政策。虽然具体政策尚未正式印发,但对市场而言都是积极的信号,有助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恢复,因目前市场需要不断施打「强心针」来确保经济活力仍在。有鉴于以往中央刺激政策都较为谨慎保守,而且目前内地经济环境仍有宽松条件,可考虑适量加大刺激力度。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数字一出,《华尔街日报》及《纽约时报》等外媒纷纷引述经济学专家的评论,认为中国经济「显然正在陷入停滞」。而各经济预测机构亦「见风转舵」,下调对2023年中国全年经济表现预期,正如他们在年初看见中国经济复苏时集体上调预期一样,除了显示预测的不准确性之外,并无太多参考价值。
笔者认为,内地对外界质疑毋须过份关注,目前看来,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与国家定下的全年5%增长目标偏差不大。然而,下半年中国内地若想保持上半年经济势头不算轻松,必须正视当前面对的种种问题。
在外贸方面,定单的季节性波动通常情况下,会带旺下半年出口数字,然而这十分取决于美国加息步伐及海外消费力恢复,可谓「半点不由人」。中国此刻可以做到的,便是稳住生产端供应链完整性,保持整体工业体系韧性,为随时有可能重现的机会做好准备。
更值得深究的消费和投资两个领域,中央政府拥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及可应对性。首先,扛起经济增长「大旗」的消费,在上半年拉动经济增长4.2%。然而值得注意的是,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增长3.1%,较5月的12.7%增速大幅回落,体现居民对就业、收入增长和经济复苏预期转向消极,一方面使得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另一方面消费受到严重抑制。
投资方面,受房地产低迷拖累,即使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上半年按年增7.2%,整体而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按年增长3.8%,而基础建设投资的边际效应亦递减,未必能有2008年时带动经济反弹的成效。
虽然6月中人民银行减息对制造业投资和外资流入都有一定刺激作用,然而必须认识到在技术密集取代劳力密集的制造业转型期,投资对就业、消费拉动力度不再突出,反而是消费疲软「劝退」投资。
针对消费和投资,发改委表示近期将推出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更有消息指出内地正考虑放松一线城市买房限贷政策。虽然具体政策尚未正式印发,但对市场而言都是积极的信号,有助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恢复,因目前市场需要不断施打「强心针」来确保经济活力仍在。有鉴于以往中央刺激政策都较为谨慎保守,而且目前内地经济环境仍有宽松条件,可考虑适量加大刺激力度。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