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楼放缓 豪宅挞订 急需利好消息
楼市在辣招捆绑之下,交投量长期萎缩,人们唯有寄望于新楼巿场。事实上,以往新盘销售突出,「一Q清袋」是平常事,皆因有以下几个因素,政府对楼宇的质素和销售监管较严,大型地产商实力强,也注重口碑,几乎没有「烂尾楼」事件,加上楼宇均附设精装,买家较有信心。
回顾过去,无论经济环境多差,新楼销售依然理想,即使是在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时期也一样,只要地产商提供一点优惠或减一点价,楼盘立即卖个满堂红。于是,每次遇到经济萧条,虽然令楼价跌入谷底,但最终也是因为新楼成交𣈱顺,带动政府卖地收入,以及印花税和利得税也有所增加,从而进一步推动各行各业复苏。
不过,近日市场有变,前天一个南区地铁站上盖皇牌新盘开售,订价比2、3年前低9%至10%左右,原本以为将于首日全部售罄,结果只卖出4成多,以新楼一向销售成绩来看属于强差人意;另一单瞩目的超级豪宅项目挞订个案,外资买家在短短10个月内损失20.8亿港元,震撼了整个市场。这次挞订事件相信仍会发酵一段时间,笔者认为是冰山一角,楼市暗藏的危机开始浮现。
引进大型企业 公布移民内容
再看工商铺市场,早几年已出现萧条景象,如今连较为稳定的住宅市场也开始动摇,新楼销情不佳,二手楼自是乏善足陈,这就是一个强烈的楼市下跌信号出现。笔者还想提醒大家,成交量严重萎缩,不但影响市民改善居住环境,也阻碍各个行业的经济流通,会反过来直接拖低香港GDP(本地生产总值)增长。
在这个极其严峻时刻,当局必须采取紧急救市措施,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及吸引更多资金进港,尽快落实及公布巨企落地消息,同时也需立即宣布投资移民计划内容,让世界各地人士马上申请,考虑给予移民者购买物业,籍此稳定市场,重振军心。
香港既要保住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又需大力拓展创科产业,更急于满足基层房屋需求,政府施政的确不容易。而楼市是经济体系重要一环,支援楼市并非要、也不能改变楼价下跌趋势,而是要稳住香港经济,拯救中小企业。
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会长蔡志忠
2023年7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