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独有优势不要轻言放弃

香港首季经济扭转去年劣势,本地生产总值(GDP)录得2.7%增长,官方预测全年经济将会有3.5%至5.5%增长。单凭数字看似乎不错,不过从去年严重疫情到今年初全面通关,经济理应迅速由谷底回升才对,然而,大家所期待的V形反弹,不但没有在楼市出现,也没有在经济上发生。

全面通关加上经济复常,不少专家预测今年楼价将上涨15%至20%,追回去年的跌幅,首季楼价的确升了5%至7%。有朋友担心楼价继续向上,于是仓猝入市买楼,然而楼市到了第二季却后劲不继,不但销情放缓,价格也回调了近2%。于是朋友感到疑惑,问笔者为何?原因其实很简单,新楼供应排山倒海,发展商没有加价条件和能力,楼价怎可能大升?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利率高企,美国去年至今为遏制通胀不断加息,全年共加了5厘,非常夸张,香港通胀虽然不高,但也被逼部分跟随。供楼负担大幅增加,投资回报变得不太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楼市自然缺乏吸引力,可以大胆地预期,即使港府全面撤销楼市辣招,楼价也不可能大幅回升,只会让成交量有所改善,对香港经济利多于弊。

施政需务实态度

香港过去几年财政储备少了逾3千亿元,港元银行体系结余跌穿500亿元,外汇基金去年也录破纪录的2千亿亏损。以上3个范畴均是支持港元汇价的重要部分,数年间减少数千亿元,在可见未来会继续减少,财政储备只剩下7千多亿元,如果以每年赤字达1600亿至1800亿元计算,可能再多4个年度就全部花光。到那个时候刚好是港府换届时刻,难道就不留些储备给下一任吗?

以前我们常常提醒自己要积谷防饥、居安思危,如今的财金官员总是告诉大家要充满信心、明天会更好。虽然要讲好香港故事,不应妄自菲薄,施政也需要有务实态度,如今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库房收入每况愈下,当创科产业需要一段长时间才能带来贡献时,土地和楼市方面税收需要维持。这是香港独有的优势,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假如一旦我们的储备用完,就会如中东没有石油,失去城市原来的优势和模样。

2023年5月29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