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嘉豪 - 服务业仍主导内地复苏|花旗看天下

内地五一劳动节长假期完结,旅游数据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夏季旅游旺季即将到来,以服务业主导的复苏有望再创佳绩。不过,刚过去假期的商品销售情况不是太令人惊喜。随著某些行业的供应能力开始受限,进一步的需求扩张,有机会刺激招聘上升和通胀压力加大。

报复式旅游热潮似乎正式上演,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假期(4月29日至5月3日)应该是中国重新开放后的第一个「常态」长假。旅游数据显示,之前农历新年假期居民出行,主要是为了家庭团聚,而今次劳动节假期,出行背后可能更多的是旅游休闲。新华社报道,假期期间交通客运量增加一倍多,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104.5%。与2019年相比,铁路乘客人次增长约20%,上海虹桥站出发的车票一早在假期前售罄。旅游人数亦呈V形反弹至2019年水平的119.1%,高于4月清明假期约 85%。旅游收入达到2019年的100.7%,4年来首次重返疫情前水平。跨境旅游蓄势待发,从4月29日至5月2日,香港平均接待14万名内地游客,仅略低于2019年5月日均的15.2万人次。内地的国际航班也进一步恢复至接近1000架次。中央广播电台报道,主要零售商和餐厅收入按年增长18.9%,当中餐饮业收入按年增长57.9%。商品销售则较温和,按年增长约20%。
报复式旅游热潮带动

早前公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内地制造业出乎预期再陷收缩,不过服务业保持稳健扩张,印证内地在后疫情阶段的经济复苏仍不平均。凭借服务业这首季最重要的增长动力,内地复苏很可能会延续到未来几个月。夏季旅游旺季将很快到来,或进一步释放被压抑的需求。特别是我们认为对疫情再升温的担忧,很大程度上属于过虑。不过,工业增长动力似乎正在减弱,尤其是在需求方面。现在判断4月疲软的制造业PMI是昙花一现还是转折点,仍为时过早,需求疲软目前并未造成库存压力,企业预期指数似乎仍然坚挺。

劳动节假期旅游业畅旺,内地服务业的供应能力可能开始饱和,为了增加接待能力,雇主或采取行动扩大招聘。我们可以看到「服务-就业-消费」之间的正面推动循环由此进一步展开,可能有助解决青年失业率上升的问题。毕竟,年轻人更倾向在服务行业工作。如果通胀压力将从这里开始上升,也值得注意。截至目前,内地复苏并未引发通胀,这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疲软、耐用品减价及仍低於潜力的服务业。如果复苏进一步加深,中国通胀亦可能回升,届时或巩固投资者对内地复苏的信心,对中资股估值回升或有正面作用。
花旗银行投资策略及环球财富策划部主管
廖嘉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