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港零售复苏任重道远|恒声集
政府统计处于4日公布3月零售业销货额数字,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36亿元,虽然较疫情前的2018及2019年3月份约400亿元均值仍有一段距离,但按年已大增40.9%。而首季整体成绩则比去年同期上升24.1%。
虽然本次显著增幅很大原因是由于去年3月香港正值疫情高峰期,消费数字基期较低,而且升幅略低过市场预期的41.2%,但笔者认为,消费复苏趋势已经开始,方兴未艾。
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两岸及港澳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结果,本港消费者信心整体指数录得94.8,按季上升9.2%,按年则上升19.5%。
踏入第二季,随着消费券发放,以及内地、香港的假期及节日陆续催谷的旅游消费,相信本港的消费数据将会进一步恢复。首期3000元电子消费券于上月16日派发后首周,部分零售业销量即录得双位数升幅。
复活节、五一假期、母亲节等都对消费有明显的提振作用,尤其是内地旅客的消费持续改善,今年第一季度内地消费者信心总指数录得109.7,处于乐观区间。
根据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假期(从4月29日至5月3日),共有超过337万人次经各口岸进出香港,首日更是创下全面通关以来单日16.5万人次的新高。亦有调查显示,黄金周首3日有6成零售商称生意较上周有单位至低双位数增长,客流量及销售额整体而言回升至疫情前30%至40%水平。
笔者认为,政府自从疫情爆发后开始派发消费券以来,电子支付已得到大力发展,虽然普及程度尚不及内地,但对于游客而言已经极大提高方便程度。此外,香港在过去与内地尚未全面通关的3年中,在基础设施及文娱场所兴建方面都下足功夫,向游客展示香港全新的面貌。
由最近网上评论可见,不少游客疫后访港的主要原因,都是参观「香港故宫」、戏曲中心或是欣赏演唱会、艺术展览等,对人流的提升至关重要。
但在零售消费方面,由于联系汇率制度下的港元汇率不似疫情前吸引,变相导致来港消费成本提高。在价格优势不再的前提下,如何寻找更有本港特色的零售商机、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成为政府及业界需要多加关注的方面。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虽然本次显著增幅很大原因是由于去年3月香港正值疫情高峰期,消费数字基期较低,而且升幅略低过市场预期的41.2%,但笔者认为,消费复苏趋势已经开始,方兴未艾。
根据2023年第一季度两岸及港澳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结果,本港消费者信心整体指数录得94.8,按季上升9.2%,按年则上升19.5%。
踏入第二季,随着消费券发放,以及内地、香港的假期及节日陆续催谷的旅游消费,相信本港的消费数据将会进一步恢复。首期3000元电子消费券于上月16日派发后首周,部分零售业销量即录得双位数升幅。
复活节、五一假期、母亲节等都对消费有明显的提振作用,尤其是内地旅客的消费持续改善,今年第一季度内地消费者信心总指数录得109.7,处于乐观区间。
根据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假期(从4月29日至5月3日),共有超过337万人次经各口岸进出香港,首日更是创下全面通关以来单日16.5万人次的新高。亦有调查显示,黄金周首3日有6成零售商称生意较上周有单位至低双位数增长,客流量及销售额整体而言回升至疫情前30%至40%水平。
笔者认为,政府自从疫情爆发后开始派发消费券以来,电子支付已得到大力发展,虽然普及程度尚不及内地,但对于游客而言已经极大提高方便程度。此外,香港在过去与内地尚未全面通关的3年中,在基础设施及文娱场所兴建方面都下足功夫,向游客展示香港全新的面貌。
由最近网上评论可见,不少游客疫后访港的主要原因,都是参观「香港故宫」、戏曲中心或是欣赏演唱会、艺术展览等,对人流的提升至关重要。
但在零售消费方面,由于联系汇率制度下的港元汇率不似疫情前吸引,变相导致来港消费成本提高。在价格优势不再的前提下,如何寻找更有本港特色的零售商机、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成为政府及业界需要多加关注的方面。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