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美衰退疑虑渐增|恒声集
上周四,美国商务部公布首季经通胀调整后的GDP增长率为1.1%,低于早前《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值2%,更远低于去年第4季的2.6%增幅。不少经济学家纷纷预测,美国将于第3季左右陷入衰退。
在控制通胀及保持经济不会硬著陆之间找到平衡,是美国联储局现今面临的难题及窘境。疫情期间近乎「放任」的财政政策,让美国无法再维持2%温和通胀的预期,之后即使在去年初进入加息周期,但为了维持选民的支持及稳住股市,一直以来在打击通胀力度都落后于孳息曲线,致使经过一年有余的加息之后,通胀水平依然距离目标有相当的距离。
实际上,根据追踪网站的数据,今年美国首季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增3.7%,高于前值的1%;且核心PCE环比增加4.9%,高于预期值。以房地产为例,美国3月新屋销售为68.3万间,按年升9.6%。
油价中期仍有上涨压力
在通胀反映最为敏感的能源方面,虽然目前由于对衰退的担忧,原油价格急挫并退回到3月底以来的低位,但由于美国过快释放原油库存,迟早需要补回战略能源储备,加之石油输出国家组织和盟友(OPEC+)于4月初宣布今年内维持减产,中期来看油价仍有上涨的压力。由能源价格波动带动的物价上涨,预料亦会在届时浮现。
如此看来,通胀上升的压力仍未消退。若联储局将控制通胀作为最终目标,则加息不会很快结束。然而,加息所导致的银行倒闭、信贷收窄、经济活动放缓等现象却将衰退逐渐「提上日程」,让联储局陷入了不得不「舍一保一」的两难局面。正如美国前财长萨默斯(Larry Summers)所言,若美国经济不经历实质性衰退,则2%的通胀目标遥遥无期。
目前,市场上对联储局加息何时结束的声音有诸多分歧,有学者认为,2024年之前联储局都不会转鹰为鸽,以确保通胀回落至2%左右;部份则认为鉴于经济衰退的警钟已经敲响,联储局有机会在年中停止加息。
然而,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产生,银行的流动性危机促使资金进一步抽离,实体经济的融资压缩对于高杠杆、高风险的产业随时面临「爆煲」,届时所波及到的行业尚未可估计。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在控制通胀及保持经济不会硬著陆之间找到平衡,是美国联储局现今面临的难题及窘境。疫情期间近乎「放任」的财政政策,让美国无法再维持2%温和通胀的预期,之后即使在去年初进入加息周期,但为了维持选民的支持及稳住股市,一直以来在打击通胀力度都落后于孳息曲线,致使经过一年有余的加息之后,通胀水平依然距离目标有相当的距离。
实际上,根据追踪网站的数据,今年美国首季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增3.7%,高于前值的1%;且核心PCE环比增加4.9%,高于预期值。以房地产为例,美国3月新屋销售为68.3万间,按年升9.6%。
油价中期仍有上涨压力
在通胀反映最为敏感的能源方面,虽然目前由于对衰退的担忧,原油价格急挫并退回到3月底以来的低位,但由于美国过快释放原油库存,迟早需要补回战略能源储备,加之石油输出国家组织和盟友(OPEC+)于4月初宣布今年内维持减产,中期来看油价仍有上涨的压力。由能源价格波动带动的物价上涨,预料亦会在届时浮现。
如此看来,通胀上升的压力仍未消退。若联储局将控制通胀作为最终目标,则加息不会很快结束。然而,加息所导致的银行倒闭、信贷收窄、经济活动放缓等现象却将衰退逐渐「提上日程」,让联储局陷入了不得不「舍一保一」的两难局面。正如美国前财长萨默斯(Larry Summers)所言,若美国经济不经历实质性衰退,则2%的通胀目标遥遥无期。
目前,市场上对联储局加息何时结束的声音有诸多分歧,有学者认为,2024年之前联储局都不会转鹰为鸽,以确保通胀回落至2%左右;部份则认为鉴于经济衰退的警钟已经敲响,联储局有机会在年中停止加息。
然而,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产生,银行的流动性危机促使资金进一步抽离,实体经济的融资压缩对于高杠杆、高风险的产业随时面临「爆煲」,届时所波及到的行业尚未可估计。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