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仁 - 金融股有机会炒五一黄金周|金融High Tea

港股长假期后,股市今日重开,焦点是美国本月议息,中港两地市场多了一个因素就是五一黄金周的消费市道。4月份港股偏弱,5月传统报穷。不过,大市现时企喺2万点楼下,再跌就有机会博反弹。
美股在议息前企稳,上星期杜指和标指均累计升0.9%;纳指升1.3%。4月累计,杜指升2.5%,创1月以来最佳月度表现;标指升1.5%;纳指升0.04%。美国最近公布就业数据平稳,纵然未带来惊喜,也没有惊吓。
内地黄金周出行数字靓

五一前夕港股意图重上2万点关口无功而退,微升54点,收报19894点。以一周及全月计,恒指分别累挫181点及505点。在长假前股市走势略为好转,5.1期间内地有逾2亿人次出行,数字超过疫前,就算不是报复式旅游,累积的消费力都相当强劲,对拉动第2季中国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来香港旅游人流同样增加,有指消费力未及过去,相信是因为内地市道仍在回复过程。假期前商场股九置(1997)升2%,收报45.1元,尖沙咀人流畅旺,不排除股价有机会试试年内高位。

今个黄金周是去年疫情扩散以来首个黄金周,香港更是3年来首次没有限疫下过节,内地和香港两地政府大力催谷消费,假前特区政府赶紧推出「开心香港」活动,派美食券又有平价票睇戏,这些优惠虽不算好大手笔,但能起到心理作用,营造一下气氛。特区过去几年都出现赤字,不可能招招打真军,搞搞活动配合宣传,希望可以起带动作用。

本地经济受3年疫情打击,好多公司都元气未复,就算话社会运作复常,都未必有勇气或者实力先落注投资,反而系观望一下生意,见有进展先再谷,今个五一因此被视为试金石。从内地媒体初步数字来看,今次长假出行人数相当强劲,势头似乎对办。

传统上,炒五一焦点多数在濠赌股或消费股,但股市是预期主导,当大家都有这个想法,炒家又会变招。今年黄金周前已见自由行客涌落香港,酒店房爆满,三、四星酒店房价由疫前几百元飙升至2000、3000元,不过酒店股未有反应。有指酒店价格高企的部份原因,是酒店过去3年流失人才,现在没有足够人手重开所有房间,故此有生意都做不到,造成房价高升,行业却未能全面受惠。但其实开唔到十足都开到八九成房间,这个解释相信只是少部份原因,另一个少人提起的是利息高企,这对资金回笼慢的酒店股或房托都有压抑作用。当然,如果市道能够持续升温,业界最后都会得益。

最近内地公布的数据显示,复苏若不是超标,至少符合预期。汇丰环球就将内地2023全年经济增长预测由5.6%上调至6.3%,并预计全年内地消费将达双位数字增长。该行认为,消费是内地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国内旅游大致恢复,预计今年全年内地消费将达双位数增长。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亦渐见曙光,其中3月内房销售数据自2021年中首次回复正增长。汇丰预料,在消费信心恢复和政策松绑的支撑下,今年下半年地产投资将再次增长。

从公司层面看,上周平保(2318)、友邦(1299)两间大保险公司首季业绩,通关后商业活动增多,业务经过去年低潮后已经见了底,令年有机会回升。至于内银股刚公布首季业绩,基本大致持平。四大行中最大的工行(1398)是唯一一间录得收入下跌的,回落幅度为3.5%,盈利则大致持平,其他建行(939)、农行(1288)、中行(3988)三间盈利同样变化不大,盈利持平。招行(3969)一季度净利润按年增长7.8%;交通银行(3328)一季净利增5.6%,邮储银行(1658)一季度净利润按年增长5.2%,佢哋已经系大行中业绩最好。
内银最难挨时间即将过去

银行被誉为百业之母,最能反映经济荣辱。早前数据指出,内地在贷款息低,存款息高的环境下,银行的净息差出现下跌,这是政策引导下,银行让利以维持景气运作的结果,银行收入略有上升,但盈利升幅追不上。展望第2季,内地经济回升势头开始出现,中央有意降低存款利息,引导资金流出存款户口,这个做法可以降低银行成本之余,还会催升经济热度,加上内地房市最近有触底迹象,估计内银最难挨的时候即将过去。

金融、银行与商业大环境息息相关,正如美国闩紧水喉,地区银行开始出事,现时市场估计存款大缩水的第一共和银行,最后归宿可能都离不开被政府接管。如果内地这个5.1黄金周出来的数据理想,内地银行,保险股这些板块可能仍然有机会追落后。
陆羽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