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机会与「西去」风险
东升西降是大趋势!在投资上我们将会遇上大机遇!但亦会遇上大灾劫!因为「东升」的同时我们亦要面对「西降」!单从市场角度去看,已看到西方放纵量化货币,更甚不肯面对泡沫爆破,还继续饮鸩止渴去透支催谷表象经济!当然,迷信霸权肆意用制裁去冻结其他竞争国家的户口,甚至一连串类似英国禁止银行派息予小股东及瑞信的事件等等,也令很多人都认为对大小投资者不公道!西方制度令到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用「失信于天下」来形容不为过!日益倚赖霸权、迷信去维持的西方信用体系已经响起了警钟!那么香港投资者如何自处?
首先作为投资者,笔者希望香港的金融监管机构严阵以待,关注香港可以买到的投资产品会否有隐含一些条文,令到消费者甚至乎资深投资者都会错误判断所投资产品的风险!投资者亦应重新检讨自己的投资组合,就新形势去重新调配!甚至有必要去为新形势去做一些功课,了解更多的数据去重新认识得更多!
笔者个人认为投资者应该增加投资组合里面的现金比例,在隐含风险的局势中,减债(即是减少借贷)是可以令到自己赚取将来更多的「机会成本」!「减债等于增持」在当下的环境是一个精明的策略,减债除了可以令到投资者在未来日子里面有更充分的增持能力之外,亦增加了在风险中的持货能力(Holding Power)!而持货能力亦是地产投资的赚钱关键,因为地产几乎唯一的风险就是「断供」!
但是笔者想给多一点细致的意见,基本上在一般情形之下,三成的杠杆是安全的,不过一些高泡沫的投资产品价格下跌(如近年的商舖价格下跌),或者特殊的市场调整(如近年的香港股市价格下跌),又或者是一些投资产品「write-off」(好像瑞信的逾1300亿AT1债券价值清零一样),遇上以上情况就算三成杠杆(即资产值里面只是三成有借贷)都一样可能要面对银行通知补仓!笔者强调现在有不少人都是准备退休的,他们将供满了的物业去借贷来买一些银行所谓「冇得输」的债券或投资产品!当遇上西方的信用危机时候,很多「炸弹」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香港的房地产尤其是住宅项目,在三年疫情、一年暴动再加上现在面对东升西降局面,笔者认为房地产是一个暂时见到最安全的投资产品!根据差估署指数,香港住宅的楼价只是下跌16%左右,回望过去两个月有很多住宅板块已回升了10%或更高的比例,这个成绩比很多相对下跌得「鸡毛鸭血」的普遍投资项目,住宅投资项目的表现算是骄人的。
房地产的基础是住宅的租金,而住宅是人生存必须要使用的空间,相对在无常的环境中是最稳健的一个投资项目,尤其是在香港!房地产的住宅板块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很多人认为住宅市场是从未出现过逼仓(或补仓)的情况,银行绝少在住宅项目行使逼仓这个权利,其实正正是房地产住宅的优势。
西去东来的趋势会带来很多机会,但是我们掌握这个机会的同时亦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大家不要错过机会,亦不要忽略危机!
2023年4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