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短加长减 发展商先求量再求价

上星期已经提到,近两、三年是新楼落成的高峰期,按差饷物业估价署早前发表《香港物业报告2023》初步统计数字,去年即2022年新楼落成量已高达21170伙,尽管当中大部分已透过预售售出,而即使今年的新楼落成量会稍为回落至19950伙,但保守估计目前在售中的现楼货尾单位亦多达1万伙以上,创近15年来新高水平。

此外接政府的估算,明年的私人住宅的新楼落成量将更加惊人,预测落成量将高达26970伙,换言之连同去年的新楼落成量,在2022至2024年间的3年内总体的落成量已超越6.8万伙,平均每年多达约22700伙新楼落成,但若果以去年的新楼销售仅约1万伙来看,总体现楼货尾数量自然大幅增加。

不过另一方面如果按去年10月发表的《长远房屋策略报告2022年周年进度报告》的数字来看,未来私人住宅的落成将出现严重的「短加长减」现象,由于未来十年私人住宅供应仅12.9万伙计算,换言之平均每年只需12900伙,按估算如果未来五年私人住宅供应(即2023-24至2027-28年度)是7.2万伙,平均每年供应将会减至14400伙,按这样推算,由于今、明两年的新楼落成量已接近4.7万伙,换言之估算于2025年以后,新楼落成量将大幅回落,回落幅度或会相当显著。

当然楼市的走向不断在变,发展商亦会因应市况调节建屋步伐,因此要估算五年后的私人住宅供应,基本上已经接近不可能,十年后的私人住宅供应推算向来只属于参考作用,不过从现市况来看,相信未来五至十年私人住宅供应确实会出现「短加长减」的现象。

无可否认,近期推售的新盘中,发展商亦大多倾向选取「先求量、后求价」的推售策略,加价幅度亦相对较以往审慎,加上去年整体楼价亦出现整固,近期亦有发展商实行减价促销,当然每个发展商有不同的推售策略,亦需视乎每个项目提供的单位总数及同区供应的情况,相信在部分新盘供应较多的区份,发展商有可能会采取先求量,之后再视乎销情而逐步加价。

2023年4月12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