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仁 - 美国银行爆煲 财团有危有机|金融High Tea
美国息魔重现,中、港、美股市齐齐受压,恒指上周插穿2万点关,创出今年低点。虽然恒指距离去年低点尚有逾4000点距离,但个别股份跌到低位,大市又到汰弱留强的交叉点。
重演去年10月息魔袭港股
同去年一样,触发港股大跌的是美国利率有向上之势,美息高企已一段时间,对个别资产及行业开始形成压力。过去多次金融危机,促成联邦储备局放宽银根的原因,都是有金融机构爆煲,好似上世纪亚洲金融风暴以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爆煲收尾,本世纪的金融海啸以雷曼倒闭和AIG要出手救助来结局。
这次美息向上,造成虚拟资产大幅受压,虽然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仍然有价有市,但中介机构纷纷出事,上星期传出美国第16大银行矽谷银行巨额亏损,需要大举发新股集资。最后在路演时自揭帐目出事,大量客户挤提,最后银行出事,由监管机构接管。
陆羽仁和基金揸弗人倾起,她说很多矽谷大公司和创投基金在矽谷银行开户口,矽谷银行收了1700亿美元存款,但买了大量短期美债,联储局大幅加息,债价大跌,矽谷银行出事。矽谷中人估计,在矽谷银行的存款可能只收回5、6成,可谓重伤。市场担心美息若再上,不少美国地区银行可能无法承受高融资成本,加上商业物业市道滑落,美国金融业开始亮起警号,令美股连日下跌。
美息向上亦成为港股一大利淡因素,全个星期以调整为主,最后一个交易日受外围跌市影响,恒指上周五单日急跌605点,收报19319点,国指收6445点,跌203点;科指跌148点,收报3782点。大市成交额为1664亿元,创2月份以来新高。以一周计,恒指累跌1248点,创逾4个月以来周跌幅最大;国指累跌494点;科指累跌429点。
港股下穿重要心理关口,风眼来自美国利率,上周华尔街股市连日急挫,上周五最后一个交易日杜指再泻345点。矽谷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遭美国监管机构接管,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宗的银行倒闭事年,触发投资者恐慌,导致金融股受压,杜指一度下挫逾470点,连跌4个交易日。杜指连跌第4日,为近3个月以来最长跌浪,创逾4个月收市新低。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收报11138点,跌199点;标指收报3861点,挫56点或1.5%;KBW银行股指数则挫3.9%。俗称恐慌指数的VIX波幅指数一度急升近10%,飙高至28.97,创超过4个月新高,资金同时涌向债市避险。标普500指数11大板块全线下跌。房地产板块和材料板块分别以3.25%和2.15%的跌幅领前,必需消费品板块跌幅最小,为0.46%。总结全周,杜指回吐4.4%,为去年6月以来最差单周表现;标指下滑4.6%;纳指泻4.7%。
矽银出事联储局跌落夹缝
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DFPI)采取行动,关闭深陷流动性危机的矽谷银行,并已指定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负责接管,拖累全球银行业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外界担忧矽谷银行恐成酝酿下一个金融危机的第一块骨牌,引发区域银行股暴跌,多间银行股多次跌至停牌,当中First Republic曾暴泻53%,随后亦短暂停牌,复牌后收挫14.8%。大行高盛及美国运通分别下滑4.2%及3.7%。
另一方面,美国上月非农业新增职位为高于预期的31.1万,但平均薪酬按月升0.2%逊预期,失业率出乎意料升至3.6%,较预期弱的薪酬数字令储局大幅加息机会略为减低。
从银行出事到股债波动,有点大变前夕感觉。过去40年美国的金融危机都以金融机构出事,联储局「放水浮球」的方式解决,这次是否一样呢?最大变数是通胀,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联储局大幅加息后,通胀基本上不成问题,央行必要时可大力减息,有工具可增加流通性去修复破坏的体系。由去年起出现的强劲通胀改变了这运作方式,如果通胀下跌不够快,面对金融危机联储局被逼入两难的选项,放水会令通胀更失控,有可能摧毁整个体系;不放水可能令危机恶化,引发连锁效应,最后触发严重衰退或萧条。
联储局随时置身夹缝,究竟如何应对成为不明朗因素,有中环茶友在去年10月低位入了货,早前有不俗利润,现在已经蒸发大半,幸好还未损手。他的观察是现在指数虽然距离去年跌穿15000点仍有距离,但个别股份已经接近低点,这些板块主要都是进取型的股份,由科网股至金融类都有,比较表现好的有国企龙头股如三桶油、三只中资电讯股,还有就是通关带动股大幅反弹后,现在仍保留不少升幅,对经济敏感度较高的保险股、金融股相对较弱。
另一类受压股份是利率敏感的公用股,以收息为主的港灯(2638)为例,上周跌穿5元关口,收报4.89元,与去年10月份的低位4.68元相距4%。港灯主要在港岛区发电,以商业信托形式运作,属于保守的收息工具,性质较同属公用股的中电(002)煤气(003)更恬退,主要是中电、煤气都有非香港的业务,发展空间较大之余风险较高,港灯股价大退步,正反映了市场对利率上升的冲击,由于美债或其他收息工具息率增高,港灯股价亦要下调变相提高股息回报。
大变前夕港灯股价沽压重
现时富豪有两种:一种是有银富豪;另一种是有债富豪。有银富豪不但富有资产,而且手头有松动;有债富豪则是帐面有不少财富,但有资产亦有负债。农历新年后,陆羽仁和两种富豪交流财富管理心得,得到普遍印象是有银富豪倾向少做少错;有债富豪倾向有钱就减债。银行存款有4、5厘,外围利息和经济不确定,所以连有6厘息的商业信托都有压力,这解释了为何通关后,复苏力度不算明显,就是因为利息和外围前景不大明朗,有钱人和财团的投资意欲未完全回复。
上星期矽谷银行被接管,资金流向债市,背后逻辑是投资者避险意识提高,宁愿买入风险较低的美债,同时也显示美国银行体系受压,可能制约联储局加息的力度。现在市场估计,在银行出事后,联储局下次加息不能加0.5厘,只可加0.25厘。
美债价格上升、债息下跌对公用股有利,今日港股复市,港灯这类收息工具或会有温和反弹,其他高息股好似中资电讯股相对处境会较好。像港灯这类稳健的高息股,如果联储局坚持高息,短期可能受压,但高息下美国金融业以至整个经济体系更难承受,最终都会触发衰退,届时美国就要减息,稳健高息股会见到曙光,所以去到这个水平,除非有需要用钱或其他更好选择,否则毋须急沽,反而一些受景气影响的公司更要小心提防。
希慎投贵地 长和博食胡
受景气影响的公司包括商厦较多的收租股,譬如太古地产(1972)、希慎(014)、领展(823)。市场近日对商厦市场看得颇淡,经济疲弱对写字楼需求下降、新区如九龙湾、观塘供应增多,加上在家工作削弱需求,都不利写字楼租金,形成夹击之势。几间公司中,希慎一向作风保守,但过去几年可能累积现金多,加上重建项目陆续完成,投地比过去多,但遇上地价高位,竞投的项目成本都较高,特别是2021年5月以197.78亿元与华懋合组财团投资铜锣王商业地王。以项目最高可建楼面面积107.6万方呎计算,每方呎楼面地价约18374元,不但较投标前估值高约15%,更远高于第2标出价。虽然希慎财政稳健,但大型项目回报长,投资大,加上遇到高息期,负担也是不轻,希慎现价22.4元,往绩派息率有6厘,但能否维持有点疑问。
过去2年高价投地的财团受高息困扰,未买过贵地的长和(001)则乘势出击,集团刚提出旗下的香港联合船坞集团,把位于青衣的香港联合船坞,连同其北面的政府土地,一并向城规会申建1.5万伙大型住宅群。地盘面积约214.4万方呎,包括90.4万方呎政府土地。申请兴建44幢楼高22至48层的综合楼宇,以提供15075伙公私营房屋。项目细分南面和北面地盘。南面地盘属于香港联合船坞所在,拟兴建私人住宅及游艇俱乐部,兴建约34幢27至48层(包括地库)住宅大楼,提供约10371个私人住宅单位,涉及的楼面面积近612.88万方呎,另设有商业、幼稚园和社区设施,北面则兴建公屋。过去长实系都能把握楼市低潮买平地,最成功是在1987年股灾前集资100亿元,然后趁金融危机替丽港城、海怡等4个大地盘完成补地价,成功「食胡」大赚特赚。现在政治经济环境不同,联合船坞的重建计划天时有利,但能否趁港府「莫财」低价取得发展权,仍待讨价还价,如能成功对股价应有一定补益。
陆羽仁
重演去年10月息魔袭港股
同去年一样,触发港股大跌的是美国利率有向上之势,美息高企已一段时间,对个别资产及行业开始形成压力。过去多次金融危机,促成联邦储备局放宽银根的原因,都是有金融机构爆煲,好似上世纪亚洲金融风暴以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爆煲收尾,本世纪的金融海啸以雷曼倒闭和AIG要出手救助来结局。
这次美息向上,造成虚拟资产大幅受压,虽然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仍然有价有市,但中介机构纷纷出事,上星期传出美国第16大银行矽谷银行巨额亏损,需要大举发新股集资。最后在路演时自揭帐目出事,大量客户挤提,最后银行出事,由监管机构接管。
陆羽仁和基金揸弗人倾起,她说很多矽谷大公司和创投基金在矽谷银行开户口,矽谷银行收了1700亿美元存款,但买了大量短期美债,联储局大幅加息,债价大跌,矽谷银行出事。矽谷中人估计,在矽谷银行的存款可能只收回5、6成,可谓重伤。市场担心美息若再上,不少美国地区银行可能无法承受高融资成本,加上商业物业市道滑落,美国金融业开始亮起警号,令美股连日下跌。
美息向上亦成为港股一大利淡因素,全个星期以调整为主,最后一个交易日受外围跌市影响,恒指上周五单日急跌605点,收报19319点,国指收6445点,跌203点;科指跌148点,收报3782点。大市成交额为1664亿元,创2月份以来新高。以一周计,恒指累跌1248点,创逾4个月以来周跌幅最大;国指累跌494点;科指累跌429点。
港股下穿重要心理关口,风眼来自美国利率,上周华尔街股市连日急挫,上周五最后一个交易日杜指再泻345点。矽谷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遭美国监管机构接管,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宗的银行倒闭事年,触发投资者恐慌,导致金融股受压,杜指一度下挫逾470点,连跌4个交易日。杜指连跌第4日,为近3个月以来最长跌浪,创逾4个月收市新低。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收报11138点,跌199点;标指收报3861点,挫56点或1.5%;KBW银行股指数则挫3.9%。俗称恐慌指数的VIX波幅指数一度急升近10%,飙高至28.97,创超过4个月新高,资金同时涌向债市避险。标普500指数11大板块全线下跌。房地产板块和材料板块分别以3.25%和2.15%的跌幅领前,必需消费品板块跌幅最小,为0.46%。总结全周,杜指回吐4.4%,为去年6月以来最差单周表现;标指下滑4.6%;纳指泻4.7%。
矽银出事联储局跌落夹缝
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DFPI)采取行动,关闭深陷流动性危机的矽谷银行,并已指定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负责接管,拖累全球银行业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外界担忧矽谷银行恐成酝酿下一个金融危机的第一块骨牌,引发区域银行股暴跌,多间银行股多次跌至停牌,当中First Republic曾暴泻53%,随后亦短暂停牌,复牌后收挫14.8%。大行高盛及美国运通分别下滑4.2%及3.7%。
另一方面,美国上月非农业新增职位为高于预期的31.1万,但平均薪酬按月升0.2%逊预期,失业率出乎意料升至3.6%,较预期弱的薪酬数字令储局大幅加息机会略为减低。
从银行出事到股债波动,有点大变前夕感觉。过去40年美国的金融危机都以金融机构出事,联储局「放水浮球」的方式解决,这次是否一样呢?最大变数是通胀,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联储局大幅加息后,通胀基本上不成问题,央行必要时可大力减息,有工具可增加流通性去修复破坏的体系。由去年起出现的强劲通胀改变了这运作方式,如果通胀下跌不够快,面对金融危机联储局被逼入两难的选项,放水会令通胀更失控,有可能摧毁整个体系;不放水可能令危机恶化,引发连锁效应,最后触发严重衰退或萧条。
联储局随时置身夹缝,究竟如何应对成为不明朗因素,有中环茶友在去年10月低位入了货,早前有不俗利润,现在已经蒸发大半,幸好还未损手。他的观察是现在指数虽然距离去年跌穿15000点仍有距离,但个别股份已经接近低点,这些板块主要都是进取型的股份,由科网股至金融类都有,比较表现好的有国企龙头股如三桶油、三只中资电讯股,还有就是通关带动股大幅反弹后,现在仍保留不少升幅,对经济敏感度较高的保险股、金融股相对较弱。
另一类受压股份是利率敏感的公用股,以收息为主的港灯(2638)为例,上周跌穿5元关口,收报4.89元,与去年10月份的低位4.68元相距4%。港灯主要在港岛区发电,以商业信托形式运作,属于保守的收息工具,性质较同属公用股的中电(002)煤气(003)更恬退,主要是中电、煤气都有非香港的业务,发展空间较大之余风险较高,港灯股价大退步,正反映了市场对利率上升的冲击,由于美债或其他收息工具息率增高,港灯股价亦要下调变相提高股息回报。
大变前夕港灯股价沽压重
现时富豪有两种:一种是有银富豪;另一种是有债富豪。有银富豪不但富有资产,而且手头有松动;有债富豪则是帐面有不少财富,但有资产亦有负债。农历新年后,陆羽仁和两种富豪交流财富管理心得,得到普遍印象是有银富豪倾向少做少错;有债富豪倾向有钱就减债。银行存款有4、5厘,外围利息和经济不确定,所以连有6厘息的商业信托都有压力,这解释了为何通关后,复苏力度不算明显,就是因为利息和外围前景不大明朗,有钱人和财团的投资意欲未完全回复。
上星期矽谷银行被接管,资金流向债市,背后逻辑是投资者避险意识提高,宁愿买入风险较低的美债,同时也显示美国银行体系受压,可能制约联储局加息的力度。现在市场估计,在银行出事后,联储局下次加息不能加0.5厘,只可加0.25厘。
美债价格上升、债息下跌对公用股有利,今日港股复市,港灯这类收息工具或会有温和反弹,其他高息股好似中资电讯股相对处境会较好。像港灯这类稳健的高息股,如果联储局坚持高息,短期可能受压,但高息下美国金融业以至整个经济体系更难承受,最终都会触发衰退,届时美国就要减息,稳健高息股会见到曙光,所以去到这个水平,除非有需要用钱或其他更好选择,否则毋须急沽,反而一些受景气影响的公司更要小心提防。
希慎投贵地 长和博食胡
受景气影响的公司包括商厦较多的收租股,譬如太古地产(1972)、希慎(014)、领展(823)。市场近日对商厦市场看得颇淡,经济疲弱对写字楼需求下降、新区如九龙湾、观塘供应增多,加上在家工作削弱需求,都不利写字楼租金,形成夹击之势。几间公司中,希慎一向作风保守,但过去几年可能累积现金多,加上重建项目陆续完成,投地比过去多,但遇上地价高位,竞投的项目成本都较高,特别是2021年5月以197.78亿元与华懋合组财团投资铜锣王商业地王。以项目最高可建楼面面积107.6万方呎计算,每方呎楼面地价约18374元,不但较投标前估值高约15%,更远高于第2标出价。虽然希慎财政稳健,但大型项目回报长,投资大,加上遇到高息期,负担也是不轻,希慎现价22.4元,往绩派息率有6厘,但能否维持有点疑问。
过去2年高价投地的财团受高息困扰,未买过贵地的长和(001)则乘势出击,集团刚提出旗下的香港联合船坞集团,把位于青衣的香港联合船坞,连同其北面的政府土地,一并向城规会申建1.5万伙大型住宅群。地盘面积约214.4万方呎,包括90.4万方呎政府土地。申请兴建44幢楼高22至48层的综合楼宇,以提供15075伙公私营房屋。项目细分南面和北面地盘。南面地盘属于香港联合船坞所在,拟兴建私人住宅及游艇俱乐部,兴建约34幢27至48层(包括地库)住宅大楼,提供约10371个私人住宅单位,涉及的楼面面积近612.88万方呎,另设有商业、幼稚园和社区设施,北面则兴建公屋。过去长实系都能把握楼市低潮买平地,最成功是在1987年股灾前集资100亿元,然后趁金融危机替丽港城、海怡等4个大地盘完成补地价,成功「食胡」大赚特赚。现在政治经济环境不同,联合船坞的重建计划天时有利,但能否趁港府「莫财」低价取得发展权,仍待讨价还价,如能成功对股价应有一定补益。
陆羽仁
最Hit
地域强者 全球挑战 首个获「M」品牌认可电竞赛事BLAST Premier Rivals 8支参赛战队揭晓
2025-11-12 00:00 HKT
前TVB「斯文男神」贴地搭地铁悠然自得 身上一特征超显眼极可惜 淡出幕前转做厨师
2025-11-12 17:00 HKT
「顺嫂」梁葆贞加国返港避寒 精灵现身饭局与老友聚旧 状态不似年近九十
2025-11-12 13: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