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恒 - 新能源赛道弯道超车|恒声集
进入2023年,电动车巨头Tesla就展开全球范围内的降价,这是由于去年通过的《降低通胀法案》中,对低于5.5万美元的新能源车买家提供7500美元的税额减免,另一方面是因2022年全年,尽管Tesla交出「史上最好一年」财报,但中国的比亚迪却以186万辆的销量,超越前者的131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车霸主,按年大幅增加208.64%。
过去几十年,全球汽车工业都由先进国家主导,其中德国、日本、美国三国的汽车产业更是称霸全球,而中国内地虽然以庞大的人口基数成为重要的汽车市场,然而在汽车行业却以代工或合资为主,未能创造出国际知名的优质品牌,更遑论「冲出国际」。
然而,新能源赛道却为内地汽车行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2021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6)后,接近200个国家代表共同签署《格拉斯哥气候协定》,「零碳经济」愈来愈受各国政府及企业的重视,当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工业大国之间互相竞争的新赛道。根据大部份分析机构的预测,随著车用晶片的短缺将于今年第2季左右得到缓解,届时将会进一步释放生产力,迎来该行业的蓬勃景象。
根据IHS Markit及PwC Global较早前的预测,2022年电动车市场将增至2090万辆,较2021年大增44.1%,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至25.2%,并在2027年销出5100万辆,传统燃油车将逐步退出市场。虽然燃油车渗透率现仍是汽车行业的翘楚,参考上个世纪马车被燃油车及火车淘汰的例子,或有少部份传统车企能够因为行业转向而享受最后的光景,但若不开发新赛道,却最终会在行业整体改革后而迅速被淘汰。
内地积累丰富经验技术
这个新赛道或将成为中国内地「弯道超车」的重要领域之一,并且已露端倪。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培育电动车产业;随著外资车企对内地的投资,内地厂商亦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技术,并在电池所需矿材、电极管等,均建立了强大优势,催生了本土电池制造企业且形成电动汽车产业集群。2010年开始,内地便开始长达13年的新能源补贴计划,仅比Tesla推出其第一辆车晚了两年,虽然计划于去年底完结,但这亦推动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未来,随著新能源补贴计划的终结,内地新能源车企将会更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逐步提高品牌溢价的能力,拓展海外市场。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过去几十年,全球汽车工业都由先进国家主导,其中德国、日本、美国三国的汽车产业更是称霸全球,而中国内地虽然以庞大的人口基数成为重要的汽车市场,然而在汽车行业却以代工或合资为主,未能创造出国际知名的优质品牌,更遑论「冲出国际」。
然而,新能源赛道却为内地汽车行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2021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COP26)后,接近200个国家代表共同签署《格拉斯哥气候协定》,「零碳经济」愈来愈受各国政府及企业的重视,当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工业大国之间互相竞争的新赛道。根据大部份分析机构的预测,随著车用晶片的短缺将于今年第2季左右得到缓解,届时将会进一步释放生产力,迎来该行业的蓬勃景象。
根据IHS Markit及PwC Global较早前的预测,2022年电动车市场将增至2090万辆,较2021年大增44.1%,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至25.2%,并在2027年销出5100万辆,传统燃油车将逐步退出市场。虽然燃油车渗透率现仍是汽车行业的翘楚,参考上个世纪马车被燃油车及火车淘汰的例子,或有少部份传统车企能够因为行业转向而享受最后的光景,但若不开发新赛道,却最终会在行业整体改革后而迅速被淘汰。
内地积累丰富经验技术
这个新赛道或将成为中国内地「弯道超车」的重要领域之一,并且已露端倪。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培育电动车产业;随著外资车企对内地的投资,内地厂商亦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技术,并在电池所需矿材、电极管等,均建立了强大优势,催生了本土电池制造企业且形成电动汽车产业集群。2010年开始,内地便开始长达13年的新能源补贴计划,仅比Tesla推出其第一辆车晚了两年,虽然计划于去年底完结,但这亦推动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未来,随著新能源补贴计划的终结,内地新能源车企将会更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逐步提高品牌溢价的能力,拓展海外市场。
香港经贸商会会长
李秀恒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