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虚弱现银主盘 须及早对症下药 

继早前出现企业倒闭潮后,本地工商舖交投仍然淡静,市场更陆续涌现甲厦银主盘,当中包括金钟美国银行中心全层及海富中心全层等,放售价远远低于买入价,惟仍未有人问津。银主盘涌现是一个市场指标,显见不少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已到临界点,加上银行在逆市下审批按揭及贷款时更为严谨,令企业资金周转更见困难,以致无法偿还银行按揭贷款,最终「断供」离场。若然短期内无法纾缓此困局,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倒闭,银主盘数目亦会增加。

环观全球经济正面对多重复杂问题,包括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高通胀引致美国持续加息、能源价格高企等,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香港自然未能幸免。加上内地至今仍实施严防严控政策,中港通关似是遥遥无期,导致内地企业搁置在港投资项目之余,本地赖以为生的旅游及零售业亦因旅客尚未回归,而无法走出寒冬。在多重打击下,本地经济早已千疮百孔,而甲厦银主盘涌现亦是预料中事。

上文提及的美银中心银主盘为23楼全层物业,面积约13800方呎,可遥望维港海景、遮打花园园景及对岸的九龙都市景观,属市场罕见放售物业。该物业原由利邦控股等相关人士于2018年以逾7亿购入,呎价约5万,贴近当时物业呎价的最高纪录,最后有传因财政问题而断供,现叫价5亿放售,较原业主的购入价低逾2亿。

此外,金钟海富中心2座中层全层原由上市公司持有,面积逾10600方呎,原业主于2017年以3.18亿购入,呎价达2.9万,最近成为银主盘,并以约1.98亿在市场放售。另同厦13楼全层的银主盘亦于今年8月成交,成交价1.93亿,呎价逾18100元,较购入价低4成,创该厦近5年来的呎价新低。

上述情况好比一个人患上肠胃炎,腹泻不止,若不及早对症下药,恐怕会迟早虚脱,偌在止泻后慢慢调理,恢复元气后,终有一天亦可逆流而上。无可否应,现时市场营商环境尚未好转,并充斥悲观情绪,莫说不少企业周转不灵,即使投资者资金充裕,仍忧虑市价未触及最低位,宁可静观其变,待有利好消息,再作部署,因此即使市场有低水「靓盘」亦无人问津,而这可在最近政府卖地成绩欠佳中可见一斑,盼政府能实施适时政策,加以纾缓。

当然亦有人会看作「危中有机」,尤其是资金充裕,可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会趁低吸纳,购入低水「靓盘」。尤其是现时通胀持续升温,未来建筑成本将愈来愈贵,预料楼面呎价随之上升只属迟早之事。

2022年11月25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