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荣 - 中国信达可予关注|中环晨星
今年以来随着中美政策分歧加剧、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持续波动,一片风声鹤唳,于利淡消息下,多间AMC企业中期业绩受压,收入下降由盈转亏。同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质量方面面临持续压力,四大AMC在中国经营状况日益严峻。
中国信达(1359)早前公布中期业绩,其在多家AMC中期业绩亏损下,仍能实现正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信达总资产规模15412.65亿元,收入总额412.58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1884.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
上半年中国信达净利润为49.8亿元人民币,按年下降32.6%。另外,与房地产部门相关的减值损失高达59亿元。不过,相比同业中国华融(上半年净亏损190亿元)和中国长城(2021财年净亏损82亿元)的财务表现,中国信达要好很多,对此彭博认为信达是「中国信用最强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
在房地产市场疲弱和经济增长放缓下,中国信达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发挥金融市场「稳定器」独特功能,经营整体平稳、风险可控,多个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业务结构持续改善,不良资产主业基础不断加固;金融服务质效明显提升;主动拓展收购来源,强化有效投放;坚守银行不良资产主阵地,公开批转市场占比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推进信托、租赁和资管产品风险化解;主动参与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信达模式」加速纾困内房;发挥金融优势,服务实体经济。以上诸多举措取得显著成效,验证中国信达在严峻市场环境下的经营韧性。
整体来看,中国信达资产结构风险低于其他三间全国性不良债务管理公司,杠杆率较低,盈利能力较高。受惠于2022年2月发行120亿元的在岸AT1债券,中国信达上半年的资本充足率为18.1%,一级普通资本充足率为11.2%,高于要求水平,表明其有应对更多亏损的资本缓冲。与其他许多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中国信达的美元债券收益率曲线提供可观提升。
中国信达表示,在当前信贷下行周期,公司预计将愈来愈多参与到资产重组交易中,在不良资产管理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以解决中国房地产危机。彭博认为,虽然中国信达受业绩影响股价下挫,但其抗风险能力、经营模式多元化等软实力强于同业。因此机构对于长期评级予以肯定,并相信中国信达未来能够顺利纾困并提升核心能力,提振市场信心。
另外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认为,中国信达中期业绩与早前发布盈利预警一致,符合预期。整体而言,虽然因资产收益率下行、部份资产风险暴露,使得中国信达盈利受压,但该公司资产结构持续改善,高风险资产压降。随着减值资产生成节奏加快,公司的边际改善拐点即将到来。
据中金观点,考虑到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处置难度加大,基本维持对中国信达的2022年盈利预测,下调2023年净利润5.2%至9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3年0.2倍/0.2倍市净率。维持中性评级和1.31港元目标价,对应0.3倍2022年市净率和0.3倍2023年市净率,较当前股价有19.1%的上行空间。投资者后续可密切关注。
甄荣
中国信达(1359)早前公布中期业绩,其在多家AMC中期业绩亏损下,仍能实现正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信达总资产规模15412.65亿元,收入总额412.58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1884.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
上半年中国信达净利润为49.8亿元人民币,按年下降32.6%。另外,与房地产部门相关的减值损失高达59亿元。不过,相比同业中国华融(上半年净亏损190亿元)和中国长城(2021财年净亏损82亿元)的财务表现,中国信达要好很多,对此彭博认为信达是「中国信用最强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
在房地产市场疲弱和经济增长放缓下,中国信达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发挥金融市场「稳定器」独特功能,经营整体平稳、风险可控,多个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业务结构持续改善,不良资产主业基础不断加固;金融服务质效明显提升;主动拓展收购来源,强化有效投放;坚守银行不良资产主阵地,公开批转市场占比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推进信托、租赁和资管产品风险化解;主动参与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信达模式」加速纾困内房;发挥金融优势,服务实体经济。以上诸多举措取得显著成效,验证中国信达在严峻市场环境下的经营韧性。
整体来看,中国信达资产结构风险低于其他三间全国性不良债务管理公司,杠杆率较低,盈利能力较高。受惠于2022年2月发行120亿元的在岸AT1债券,中国信达上半年的资本充足率为18.1%,一级普通资本充足率为11.2%,高于要求水平,表明其有应对更多亏损的资本缓冲。与其他许多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中国信达的美元债券收益率曲线提供可观提升。
中国信达表示,在当前信贷下行周期,公司预计将愈来愈多参与到资产重组交易中,在不良资产管理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以解决中国房地产危机。彭博认为,虽然中国信达受业绩影响股价下挫,但其抗风险能力、经营模式多元化等软实力强于同业。因此机构对于长期评级予以肯定,并相信中国信达未来能够顺利纾困并提升核心能力,提振市场信心。
另外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认为,中国信达中期业绩与早前发布盈利预警一致,符合预期。整体而言,虽然因资产收益率下行、部份资产风险暴露,使得中国信达盈利受压,但该公司资产结构持续改善,高风险资产压降。随着减值资产生成节奏加快,公司的边际改善拐点即将到来。
据中金观点,考虑到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处置难度加大,基本维持对中国信达的2022年盈利预测,下调2023年净利润5.2%至9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3年0.2倍/0.2倍市净率。维持中性评级和1.31港元目标价,对应0.3倍2022年市净率和0.3倍2023年市净率,较当前股价有19.1%的上行空间。投资者后续可密切关注。
甄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