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从心 - 回归后的建造业|心从意念
香港不经不觉已回归祖国25年,笔者由衷佩服当时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落实在港澳实施「一国两制」,尽管运作中有瑕疵,但整体也大致顺畅。回说笔者的老本行建造业,在回归后也曾经历风浪起跌,尤记1998年金融风暴后,悲观情绪充斥整个市面,随楼价下跌而引致的负资产俯拾皆是,不但大型基建项目画上休止符,发展商也勒停了很多大型项目,令本地建造业不动声色地步入寒冬,继而引发资金链断裂。业界当时面临极大财困,笔者亦曾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相隔数年才刚喘息一会,岂料2003年又爆发沙士,幸好此波疫情来去匆匆,加上邻埠澳门正值大张旗鼓、锐意发展成东方赌城王国,那时业界各阶层至少有一半人员转战濠江,成就澳门建设为今日的「东方赌城」,同时也纾缓了本地建造工程不足的境况。
直至2008年金融海啸后,香港政府再度推出不少大型基建项目,带动整个行业进入另一个高峰期。在缺乏技术工人及工资高涨的情况下,港珠澳大桥及相连建设,以至港铁港岛南线、沙中线等项目相继落成启用。
可惜好景不常,在激烈的政治争拗纷扰下,尤其是在立法会内经过长达两年多的「拉布战」,令整个建造业在缺乏工程拨款下几乎陷入瘫痪。祸延至今,一些小规模的业界持份者,只能凭借「食老本」苟延残喘撑下去;许多工程承建商却又再次面对资金周转压力,拖欠工程款项的情况已隐然出现在行业各阶层。如何解困,只能望决策者发挥睿智!
棠记工程董事总经理
向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