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德 - 美经济已陷准滞胀|缸边财话

美国劳工部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按年增长9.1%,涨幅创近41年新高后,公众开始担忧美国经济是否正走向衰退甚至「滞胀」,国际著名宏观经济学家布兰查德通过归纳文献,给出「滞胀」的两种定义:第一种是较低的产出增长率(甚至衰退)与较高的通胀率并存;第二种是较高的失业率与较高的通胀率并存。

目前常用是第一种定义,以最经典的1973至1975年「滞胀」为例,美国经济「滞胀」存在以下事实,「滞胀」发生前,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刺激产出增长,并降低失业率;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各国中央银行均推出宽松货币政策,结果导致全球均开始经历快速通胀;通胀水平持续高于8%,且产出持续负增长;「高通胀」与「低增速(甚至衰退)」持续两年并存。
高通胀低增速持续两年并存

从以上几个标准来判断,当前美国经济形势已经符合前三条:

首先是今年上半年出现「滞胀」苗头前,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不久,美国就迅速推出零利率加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两年内相继出台4份大规模支出法案刺激经济,总规模达6.3万亿美元,力度之大、频率之高历史罕见,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确刺激了产出增长,并降低失业率,美国经济增长率由2020年的-3.5%增至2021年的5.6%,失业率也从2020年6月的11.1%降至今年3月的3.6%。

其次是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欧洲、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争相推出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于2020年3月推出总额度1.35万亿欧罗的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并在12月又追加5000亿欧罗,维持利率-0.5%至今;英国央行于2020年3月将基准利率调低至0.1%的历史低位,并在年内三次扩大对公司债和国债的资产购买规模;日本政府于2020年4月和5月两次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总规模超过230万亿日圆,经过两年的大水漫灌,叠加今年俄乌冲突及美西方制裁引发的能源、粮食短缺,全球经济开始经历快速通胀。

第三是美国通胀水平已经持续4个月高于8%,产出则持续6个月负增长或零增长。其中,一季度增长-1.6%,二季度预期增长0.7%或更低,经济实际上已经濒临衰退。

撇开「高通胀」与「低增速(甚至衰退)」持续两年并存这项准则,说美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已经进入「准滞胀」阶段一点也不为过,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3次,6月16日更是在前两次加息50个基点的基础上疯狂加息75个基点;然而,6月公布的CPI不降反升达到9.1%历史高位,为降低通胀美联储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但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已经接近零,美国经济实际上已经陷入衰退和通胀并存的危险境地,继续加息将使美国经济在1979-1981年经历的「沃克尔时刻」加速到来。
黄惠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