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德 - 内地稳定物价不可松懈|缸边财话

国家统计局上周六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均保持平稳,其中CPI按年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按月表现则持平;PPI按年PPI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按月则由上月上涨0.1%转为持平。

其中,CPI同比涨幅加快,虽说是去年基数走低所致,但面对全球通胀急速恶化的大环境,正如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所强调,稳物价对稳今年中国经济大盘至关重要。

当前,全球通胀正愈演愈烈,5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按年涨幅达到8.6%,创下40年来新高,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通胀率,连续两个月按年涨幅超过6%;不少新兴经济体CPI涨幅超过10%,少数国家甚至达50%以上;6月份欧罗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8.6%,再创历史新高。

由于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客观上会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从5月份数据看这种影响已经显现,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按年上涨27.6%、30.1%和26.9%,但整体来说与高烧不退的国际通胀相比,中国物价能够保持总体稳定已属难能可贵。

从宏观政策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了超宽松的刺激政策来应对衰退,导致宏观杠杆率大幅上升,而中国一直坚持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的宏观政策,正好为应对当前的局势预留空间。

从供需条件看,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面对输入性通胀压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做好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积极采取加强监测预测预警、稳定生产供应、增强储备能力、强化市场监管等一系列举措,千方百计稳物价,将输入性通胀影响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PPI涨幅有望进一步回落

今年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复杂演变、内地出现新一轮疫情等一些超预期变化,无疑对内地经济造成影响,令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必须发挥好稳物价的支撑作用。总体上看,内地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裕,不会出现物价全面上涨的通胀情况。

展望下半年,CPI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能够实现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PPI涨幅有望进一步回落,但是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高位震荡,稳物价绝不可松懈,必须高度重视保障粮食、能源稳定供应,这对稳物价、防通胀至关重要。

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特别是重点地区物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继续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尽快实现复工达产。
黄惠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