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豪 - 香港通关路线图|二叔公启事录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已趋稳定,确诊数字回落至3位数,港府如期放宽收紧了近三个月的社交距离措施,对外却仍然选择「封城」,通关似乎遥遥无期,反观全球多地政府开始恢复开放边境,容许境外旅客到访,长此下去,势必有损香港作为国际中心的地位。
近期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发表「亚洲旅游准备指数2022报告」,就28个亚洲经济体旅游业复苏准备条件作评分,香港排名居于榜末,反映本港防疫隔离政策严谨,或与世界失去联系。过去港府曾多次争取与内地通关,甚至寻求启动旅游气泡,与指定地区有限制互相开放旅游或工作,然而关键时刻总是因疫情反复而紧急煞停,令香港进退失据渐成孤岛。
世界各地的抗疫政策不同,考虑到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体,尽快对外通关已是刻不容缓,愈来愈多国家和地区「开绿灯」,容许入境者毋须隔离检疫,笔者认为港府是时候考虑优先取消海外入境限制。同时,香港背靠祖国,大湾区机遇处处,内地旅客亦是本港经济基础之一,可是现阶段防止病毒蔓延仍然是大陆最要紧的工作,鱼与熊掌虽不能兼得,但必有折衷办法,港府可于适当时候争取与内地恢复往来并实行闭环管理,这样做既保障内地同胞健康,亦符合当前国情。
疫情爆发两年多,港府一直坚守外防输入,于防控疫情做好把关,然而营商环境日见艰难,加上全球陆续放宽出入境限制,不少外资扬言撤出香港,亦有人才流失,影响竞争力,笔者期望新一届政府能订立清晰对外通关路线图,突破当前困局。
霭华押业主席
陈启豪
近期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发表「亚洲旅游准备指数2022报告」,就28个亚洲经济体旅游业复苏准备条件作评分,香港排名居于榜末,反映本港防疫隔离政策严谨,或与世界失去联系。过去港府曾多次争取与内地通关,甚至寻求启动旅游气泡,与指定地区有限制互相开放旅游或工作,然而关键时刻总是因疫情反复而紧急煞停,令香港进退失据渐成孤岛。
世界各地的抗疫政策不同,考虑到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体,尽快对外通关已是刻不容缓,愈来愈多国家和地区「开绿灯」,容许入境者毋须隔离检疫,笔者认为港府是时候考虑优先取消海外入境限制。同时,香港背靠祖国,大湾区机遇处处,内地旅客亦是本港经济基础之一,可是现阶段防止病毒蔓延仍然是大陆最要紧的工作,鱼与熊掌虽不能兼得,但必有折衷办法,港府可于适当时候争取与内地恢复往来并实行闭环管理,这样做既保障内地同胞健康,亦符合当前国情。
疫情爆发两年多,港府一直坚守外防输入,于防控疫情做好把关,然而营商环境日见艰难,加上全球陆续放宽出入境限制,不少外资扬言撤出香港,亦有人才流失,影响竞争力,笔者期望新一届政府能订立清晰对外通关路线图,突破当前困局。
霭华押业主席
陈启豪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