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 中央缓推房产税 留意润地中海外 政策渐趋明朗 内房股小注吸|财金解码

港股连日出现报复式反弹,昨日再升1413,两天累积劲升3085点,转瞬间已重上21500大关,而且成交畅旺达3000亿元。股市投资者最紧要讲信心,本周二市场情绪跌至冰点,但过了两天又热火朝天。本栏一向较少推介内房股,不是内房没有值得投资的股票,而是早前内地楼市政策未明,「房住不炒」悬剑未落。不过今日要推介一下内房股,因楼市政策已有较明确「维稳」方向,中央已表明今年不具备扩大推行房产税试点。内房政策明朗后,可以考虑小注较稳健的国企内房,如华润置地(1109)及中国海外(688)。

内房近月面临债务危机,要由资产处置公司或实力国企施以援手收购资产,但这主要还是在缓解内房财政压力上,楼市政策宽松力度不明显。财政部负责人前日回应房地产税改革试点问题时坦言,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这对内地楼市来说才是一个十分利好消息。
政策微调见放宽限制

内地房产税相当于本港的差饷,持有物业者按月或按季向政府缴纳税款,作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虽然征税详情未有,但物业是否空置料均须纳税,由于内地不少物业是由投资者持有,开征房产税会逼使投资者减持投资物业以减税务负担,未来入市亦会审慎,这对内地偏重投资炒卖的房地产市场是重磅炸弹。现时财政部明言今年不会扩试点,亦未提及何时会再扩大,可令楼市减去重大沽压。

中央虽然仍坚持「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但一些政策微调上已放宽限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发表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但同时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即地方政府可因应楼市情况微调政策保持楼市健康,换言之作出适当宽松已获中央开绿灯。

选内房暂时还应偏向保守,规避受债务问题困扰的民企内房,华润置地会是稳胆,因大股东为央企华润集团,财务实力雄厚,有国家作股东支持,而且盈利稳定,对上3年度盈利分别为242.3亿元,287.8亿元及298.1亿元,而且负债健康,总债项对股东权益长期保持在八成附近,股东权益回报率亦有约15%,边际利润率约16.6%,均十分理想。2020年终现金流进一步加强,现金及等值高达875亿元,有足够实力进行发展,甚至趁同行财困时可以出手相助,买入优质项目执平货。

摩通指出,中国财政部指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此不明朗因素能短期消除,但内地仍未阐述具体推动需求的宽松措施,仍未缓解投资者最大的担忧,若无大幅宽松措施能令今年第二季销售改善,不预期内房股股价能持续复苏。摩通予华润置地「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45港元。
润地背靠母企盈利稳

德银指出,华润置地利用市场低迷的时机在去年补充土地储备,为之后提高市场份额和销售铺路,料华润置地未来有更多收购机会,或会重新评级维持其「买入」,目标价调升至42港元。华润置地昨收报37.6港元,升8.35%。

中国海外是另一只稳健的国企内房,最终控股公司为中国建筑总公司,属央企之一,故中国海外财政无忧。中国海外近年盈利亦平稳但动力不足,只徘徊在420至440亿元之间,增长未算吸引,但股东权益回报率约14%,边际利润率约26%都是不俗表现。集团截至上年9月底止季度,收入为432.4亿元,经营溢利为80亿元,而首九个月收入为1511.2亿元,上升27.7%,经营溢利为394亿元,只上升1.5%。

今年1月集团亦趁同业债务危机下出手执平货,合共斥资约37亿元,增持广州市「广州亚运城」商住项目权益,令公司于项目持股量由20%增至73.33%。「广州亚运城」规模庞大,总建筑面积约为585万平方米,当中约40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已开发为住宅及商业单位以及停车场,目前该综合体约347.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已出售。

华润置地上望41元
公司动向:获招商银行授予200亿元并购融资额度,专门用于华润置地和华润万像生活并购业务,业务品种不限。
最近业绩:截至去年6月底止中期,纯利131.3亿元升15%,除投资物业评估增值后的核心股东应占溢利99.1亿元,按年增长18.3%
股价走势:连续两天大升,已升穿各条长短平均线,向2月中的41港元高位进发。14天RSI为52,后市仍有动力。

中海外上试20天线
公司动向:集团系内公司今年2月的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108.4亿元,按年下跌54%。首两个月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额约256.2亿元,按年下跌49.4%。
最近业绩:今年首9个月,收入为 1511.2 亿元, 上升 27.7%。
股价走势:两天大阳烛升穿100天及250天平均线,下一站向20天线的23.7港元进发,应无难度。倘能站稳保力加通道中轴23.6港元,可再挑战通道顶部的26.5港元。

颐海股价落后博回升

美联储局如期加息25基点,符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声明强调「广泛的价格压力」,大幅上调今年底PCE通胀预测。2022年加息次数预期7次,2023年底利率中值升至2.8%,缩表最快将于5月宣布,说明近期的地缘政治事件不会改变美联储紧缩的大方向。美联储释放了一个信号:既要抗通胀,也要避免衰退,为了避免衰退,可以容忍一些通胀。周三晚杜指及纳指分别升1.5%及3.7%,热门中概股大爆发,贝壳升64%;拼多多升56%;哔哩哔哩升47%,公司表示自愿寻求在港交所双重上市。

刘鹤效应继续发酵,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昨日轮到内房股大幅炒高。融创中国(1918)升59%!新城发展(1030)升47%,龙光(3380)升42%。

恒指再升亦非常合理,因为指数在短短五星期跌了6800点,收复一半跌幅可见21642点,所以昨日恒指高开在21430点,回吐好正常,半小时后回至20786点后,慢慢反复回升,以全日最高位21501点收市,升1413点或7%。国指升518点或7.5%收报7407点;恒生科技指数升329点或7.7%收报4572点,大市成交高达3009亿元。恒指如收复61.8%跌幅,可见22446点。

大型科技股继续弹,腾讯(700)升6.3%收报390元,阿里巴巴(9988)升12%收报102元,美团(3690)亦升12%,京东(9618)及百度(9888)各升15%及16%,但快手(1024)倒跌0.9%。科技股万国数据(9698)升32%,心动(2400)升29%,微盟(2013)升19%,哔哩哔哩(9626)升16%。

医药股药明生物(2269)及药明康德(2359)各升19%及15%,汽车股理想(2015)及比亚迪(1211)各升逾8%。濠赌股新濠国际(200)及澳博(880)各升14%及13%。体育用品股特步(1368)及李宁(2331)各升逾一成。美国加息,汇控(005)升4.1%收报51.2元。此外,港交所(388)升6.2%收报382.6元,友邦(1299)升6.5%收报79.85元。

食品添加剂及调味料制造商颐海国际(1579)升2.7%至24.7元,大摩认为,是基本面强劲但超卖的股票之一,可留意。52周高位103.4元,有大量回升空间。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