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受惠稳增长国策 基建机械水泥股有景 - 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稳增长」成为今年主旋律,市场憧憬中央持续「放水」之余,还会推出更多财政政策配合,意味固定投资势增加,故基建板块年内值得睇高一线。除了「基建三宝」外,工程需求带动下,重型机械股亦值博,惟行内质素参差,配合国策产销绿色重型机械的个股属首选;同时,受惠建材涨价的水泥股料进一步攀升,可趁势跟走一转。记者 袁国守、尹琛

国家统计局早前公布2021年初步核算经济数据,中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增8.1%至114.4万亿元人民币,增速快过前年的2.2%;不过,单计第四季,GDP按年增4%,较第三季放缓0.9个百分点,为去年全年最低增速的一季。

有见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央多次强调「稳增长」,近日内地各省市先后发布稳增长「路线图」,适度下调了增速目标。为达到「稳增长」任务,市场预期中国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采取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会推出更多财政政策,如谷基建。
内地今年固定投资势增


新春过后,《央视》在一个名为「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推动经济稳健开局」的专题报道中,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话时强调,要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增加社会民生服务供给能力,并称今年全国各地重点工程加快推进,以重大工程补齐发展短板,以有效投资推动结构升级,助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改委早前亦提出,今年要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领域有效投资。上周,发改委指出,虽然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支撑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仍然不少,当中提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重申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

中金公司上周发表研究报告称,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稳增长」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主题,但由于中国经济动能的结构性变化,稳增长的发力点也出现了切换,从原来主要靠「基建+地产」转变成「基建+地产+创新(绿色经济、数码经济、制造业升级)」等多元模式。该报告指出,在新一轮的稳增长套餐当中,货币政策与监管仍然重要,但是准财政政策的重要性相对提升。

此外,中金指出,今轮稳增长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经历第三次切换,投资者需要认识到今次稳增长中两个结构性的特点:金融周期下行阶段,私人部门债务压力不低,本身再加杠杆的空间相对有限;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及相关经济活动将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发展动能,政策发力点也随之出现变化,准财政政策或扮演相对更加重要的角色。

换言之,今年内地固投预期增加,基建相关板块包括「基建三宝」中交建(1800)、中铁(390)及中铁建(1186),以及重型机械和建材股有望年内跑出,而近日已率先起动,中交建及中铁表现尤其标青,踏入2022年以来,分别累升17%至22%。

中薇证券研究部董事黄伟豪表示,去年头两季中国经济增长反弹,但经济数据显示第三至第四季开始放缓,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大方向下,相信内地将推刺激措施。「三头马车」中,他指出,外贸控制较被动,因要视乎外围环境,反观内需和固投可以自己主动调控,惟近日内地部分城市疫情反复,相信中央不会太快推出刺激内需政策,以免浪费子弹,所以预料先增加基建投放。

黄伟豪称,过往年中打后内地才会加快基建投资步伐,但今年年初已加速,农历新年前仍如常继续开工,相信基建行业今年盈利会相当理想。尽管基建公司的利钱向来偏低,但他指出,基建股估值不高,有望炒至较合理水平;再者,中交建和中铁一路有「走出去」,如参与东南亚基建项目,随东南亚疫情纾缓,基建重新开工,令相关基建股带来憧憬。他认为,中线去看,「基建三宝」差别不大,但中铁建走势较中交建和中铁落后,因此若走短线可吼中铁建。

京华山一研究部主管彭伟新表示,「基建三宝」短期有机会炒一两个星期,但按过往走势随后将回落,因虽然收到定单,惟边际利润不高,盈利增长受限。论值博,他认为重型机械股较可取,因无论大桥建筑或铁路兴建增加,起重机及挖泥机等重型设备的需求都会上升,料市场炒完「基建三宝」会炒起重型机械股。板块中,他首选中联重科(1157),虽然之前遭个别证券商下调其评级,但整个行业基本面正在改善,地盘动工率回升,而现水平估值偏低,股价存在回升空间。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