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边财话|《华尔街日报》狠批拜登 - 黄惠德

美国商务部上周四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5.7%,为1984年以来最高值,虽然拜登总统为此高声叫好,但这看似乐观的数字背后却暗藏危机。《华尔街日报》就对此提出连串疑问,并提出一项假设说,「如果拜登政府2021年甚么都不做,经济增长没准更强劲」。

《华尔街日报》声称,如果现任美政府上台之初就关注新冠疫情、推行疫苗接种、加速救治新冠患者、让经济自行腾飞,而不是推出高达1.9万亿美元的救济法案,没有威胁增加新的税收和支出去改变美国社会,现在的美国经济会不会更健康、通胀更少,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也更高。

《华尔街日报》认为,他们有充份的理由相信上述的情况会出现。文章指出,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5.7%,创近40年纪录,毫无疑问「功劳」自然会落到拜登政府的头上,经历了「大流行」的低迷,按理说经济快速增长再正常不过,因为美国的政客们在2020年的大部份时间关闭了经济,将现金投入消费者的口袋进行补偿,美联储也注入更多资金,2021年理应会迎来繁荣,但实际上2021年的美国经济并没有像应有的那样快速、健康地增长,只要推敲一下第四季度经济的增长细节就能看出端倪。

去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6.9%,高于第三季度受德尔塔毒株扩散影响的经济增长值2.3%,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对GDP贡献最大的因素,是源自零售商填充货架上的商品,而不是因为商品被销售了出去。这种消费停滞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消费停滞与美国民众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以及通胀相关,在去年第四季度消费者支出仅为经济增值贡献2.25个百分点,其余大部份支出来自花费政府累积的积蓄(主要指白宫的救济政策),民众的个人储蓄率也从第三季度的9.5%下降至7.4%,扣除受通胀影响的部份,实际可支配收入在第四季度下降了5.8%。
救济法案属非必要愚蠢的政策

随著2022年的到来,政府最早通过经济救济法案所带来的消费红利正在消退,与此同时通货膨胀让大多数美国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华尔街日报》在文章中反问,「白宫对GDP增值拍手称赞,但如果形势如此好,为甚么民调对经济评价那么低迷?」

文章末更写道,2021年3月白宫推行救济法案引发井喷式的支出导致需求激增,也让美国遭遇历史性的供应链危机,而政府提出所谓「重建美好未来」法案来增加企业税收,更加重企业负担,让供应问题雪上加霜,造成这些局面的背后原因,是只关注经济需求的「凯恩斯主义」顾问和拜登为取悦民主党左翼所推动的不必要的愚蠢政策。
黄惠德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