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招致富|投资自住买楼大不同 - 陈嬿淇

在举办展销会时,笔者经常会遇到已参观过逾百个楼盘,务求寻觅既可自住又能收租「心水盘」的港人。
  这一类型的准买家,他们往往都搞不清楚置业目的,会将投资和自住混为一谈,所以在选择物业时心大心细,却总不能作出明确的决定。物业用作自住抑或投资,两种取向相差可以大不同。

先说投资,投资最重要是追求回报,所以在选择物业时,考虑的因素偏向理性,着重物业的升值潜力以及租金回报率,来判断物业是否「抵买」。若是楼盘邻近校区,或未来受惠基建及交通发展,都是一些投资考虑因素。
  一般而言,投资物业就如做生意般,我们投入多少成本,自然希望楼盘将来能升值带来收益。所以准买家在置业时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画面,很快就能决定该物业是否该入手。

至于自住物业方面,却完全是另一个思维,涉及的个人情感考量会较多。
  自住物业都会按照个人喜好而作出相对要求,单位不但会考虑到生活配套、交通网络,亦会为家人考虑到校网等,单位细节会涉及到单位高/低层、座向、楼层甚至风水。因此在选择楼盘时,切勿把两者混为一谈。即使在市场上有如此「笋盘」都十分抢手,往往出现「抢楼」情况,变相港人要花上很长时间才买到心水单位。

在过往一年,英国如曼城和伯明翰等二线城市成为港人另类选择,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楼价普遍升幅已达8至9%,在疫情下仍维持稳定增长。

新一年,笔者建议港人若是想趁机入市,可以多做市场调查,为自己的资产作好分配,在市场寻找适合自己的海外物业,以免错过最佳时机入市。
天爵国际物业董事总经理
陈嬿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