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息高防守力强 粤投港铁可吸 股市波动宜吼公用股
美国联储局公布上月议息会议纪录,市场赫然发觉,原来局中人已变得如此鹰派,反映当地通胀有失控忧虑,加息步伐无可避免要加快,而且不但收水,更会加快缩减联储局资产负债表,换言之未来市场资金会进一步缩减,消息吓窒投资者,美股由升转跌,港股无可避免受牵连,幸尾市突抽升,全日升165点至23072点。投资市场忧虑息口加快上升,股市受压及波动,可考虑防守性较强,息率较好的防守股,其中包括粤海投资(270)及港铁(066)。
联储局暗示或会早过市场预期开始加息,甚至可能需要缩表以遏制通胀。储局官员预期,今年将会合共加息3次,每次加幅为0.25厘,而明年进一步加息3次,2024再上调利率两次,有储局官员倾向加息不久后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消息令到美债孳息率持续上升,10年期债息升穿1.7厘,打击美股表现,杜指尾市由升转跌392点,纳斯达克指数收跌逾3.3%,创近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在波动市中,可以买防守力较佳股票,粤海投资息率颇吸引达到6厘以上,而预测市盈率约为12.7倍,估值合理。
粤海投资主要从事投资控股、水资源、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当中最主要是跟香港人息息相关的东江水供水服务,这亦为集团最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内对香港、深圳及东莞的总供水量增幅为6.5%,产生收入62.29亿港元,单计对香港供水收入增加0.3%至48.21亿港元。粤海投资近年亦大力拓展其他水资源项目,2020年度的收入合共为67.8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一倍,增长主要来自新收购或投产的水资源项目的额外贡献。由于水资源属日常生活必须,因此收入较稳及具可预测性,令粤海投资股价更具防守性。当然,粤海投资亦有投资内地房地产,持有大型商场如广东粤海天河城、天津天河城及番禺粤海广场等,都会受内地楼市及零售市道影响,但这些购物商场都跟民生所需有关,算是较平稳的地产收租业务。可是,集团合共营运及管理37间酒店,这方面无可避免受到疫情打击较重,但酒店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率较轻。
粤投现金流健康
粤海投资近年盈利在45至56亿港元之间,2020年度因疫情打击而按年下跌10.5%,但集团现金流健康,2020年度升至92亿港元,而且总债项对股东权益仅为26%,即现金多负债低,有能力进一步扩展有稳定收入及殷切需求的水资源项目及电力项目,扩大公共事业的收入来源。由于粤海投资的东江供水项目被指「食水深」,仅对香港供水一年收入已近50亿港元,因此粤海投资经盈利润率高达35%,边际利润率亦近20%,在这类近似公用股身上属较吸引水平。
瑞银认为,粤海投资2020财年业绩表现疲弱,但欣赏集团的供水业务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及增长,而来自房地产业务的压力已大致在股价上反映,股息率达6%,具有吸引力,把其目标价由17.1港元降至12.5港元,但维持「买入」评级。美银指集团盈利复苏稳定,非东江水务的EBIT上升65%,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7.7港元。粤海投资昨收报9.89港元,升0.4%。港铁因疫情关系,在2020年度首次出现全年亏损,在提供车费折扣及总乘客量下跌31.5%之下,客运业务亏损扩大至54亿港元,再加上投资物业重估亏损达91.9亿元,因而出现全年度劲蚀48亿港元。幸好,上年度中期已录得纯利26.73亿元,经营情况已大为改善。
港铁地产业务看俏
港铁除了客运业务外,盈利来源主要来自物业发展,在港府积极找地建住宅的大方向下,港铁未来仍可有多项招标的项目。港铁已向城规会递交大屿山小蚝湾车厂发展方案,第一期至第三期计划兴建1.5万个单位,包括10720伙私营住宅单位,及4280伙公营住宅单位。另外,港府提出的「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构思会有多条铁路贯穿,这些项目估计会沿用物业加铁路的发展模式,亦为港铁未来提供更多物业发展机会。
港铁负债不高,总债项对股东权益仅是28%,而撇除2020年特殊情况,边际利润率一直维持在22%至30%之间,属理想水平,而且预期息率约在3厘,属可接受水平。
高盛指计及最新息口预期,对港铁2021至23年度盈利预测仅会下调1%,影响有限,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5.6港元。里昂早前发表报告看好港铁地产项目强劲,足以支持盈利及现金流,把2022至23年度盈利预测分别上调21%及3%,维持「跑赢大市」评及,目标价稍升至50港元。港铁昨收报42.35港元。
粤投升破20天线
公司动向:附属广东粤海置地成功竞得广州市白云三幅土地的使用权。
最近业绩:截至今年9月底止首三季,纯利47.29亿元,按年升21.7%。
股价走势:现时股价约9.8港元,跌幅超过三成,现价预测市盈率跌至不足13倍,已见吸引力。近日升破20天线的9.82元,下一站可挑战50天线及保力加通道顶部的10港元水位。
港铁上试43.78元
公司动向:旗下北京京港地铁营运的北京地铁14号线上月底开通剩余段并全线通车,而17号线一期(南段)亦投入服务。
最近业绩:截至上年6月底止中期录得纯利26.73亿港元。
股价走势:近日屡试保历加通道顶部的42.65港元,14天RSI在57水平,未超买,后市仍有力上试250天线的43.78港元。
赣锋锂业可博反弹
联储局暗示或提前至3月加息并大幅缩表,周三晚美股杜指倒跌392点或1.07%,纳指大跌3.3%,创11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恒指昨日低开后曾跌197点,一度低见22709点后回升,并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收报23072点,升165点;国指收报8068点,升53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396点,升73点,大市成交亦有1345亿元,沪深港通南下交易分别共净流入35亿元人民币,似乎有春江鸭趁机吸纳低残的港股。
科技股方面,阿里巴巴(9988)弹力最强,收报121元,升5.7%,见十日高位,杰富瑞发表中国互联网行业报告,重申对内地科网股前景和2022年首选股的乐观看法。在内地电商领域中首选阿里巴巴、京东(9618)及美团(3690),美团收报202.2元,升3.6%。
南向资金昨日净买入12.7亿港元腾讯,亦少量买入美团及药明生物。腾讯(700)收报437元,升1.5%。腾讯公布派发股票、减持京东(9618)及Sea(SE.US)股票引发市场热议,汇丰认为,这两项举措都凸显腾讯为股东释放价值的承诺,特别是当战略投资占市值比例达到40%时。汇丰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续看590港元;京东则收报256元,升4.1%。
小米(1810)遭印度追缴税款,但股价仍升1.1%,收报18.12元。其他科技股方面,微博(9898)升5%,商汤(020)及明源云(909)各升14%。但金蝶(268)跌5%,哔哩哔哩(9626)跌4%,比亚迪电子(285)挫8.7%。
内房股仍弱势,融创(1918)跌6%,世茂(813)跌5.2%,中海外(688)及恒大(3333)各升3%。
本地零售股受压,周生生(116)及六福(590)各跌3%,周大福(1929)跌7.6%。
润电(836)考虑分拆可再生能源业务在港上市筹最多20亿美元,润电股价收报21.6元,跌7.7%。中国电力(2380)跌4%。汽车4S股美东汽车(1268)配股兼发可换股债券净筹近35亿元。股价收报33.25元,急跌15.5%。
制造电动车内的显示屏幕商信利(732)成为基金股,收报3.53元,回升12%。核电设备股方面,东方电气(1072)维持强势,收报12.8元,升4.9%。赣锋锂业(1772)初现双底,昨日收报118.5元,升2%,可博反弹。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联储局暗示或会早过市场预期开始加息,甚至可能需要缩表以遏制通胀。储局官员预期,今年将会合共加息3次,每次加幅为0.25厘,而明年进一步加息3次,2024再上调利率两次,有储局官员倾向加息不久后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消息令到美债孳息率持续上升,10年期债息升穿1.7厘,打击美股表现,杜指尾市由升转跌392点,纳斯达克指数收跌逾3.3%,创近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在波动市中,可以买防守力较佳股票,粤海投资息率颇吸引达到6厘以上,而预测市盈率约为12.7倍,估值合理。
粤海投资主要从事投资控股、水资源、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当中最主要是跟香港人息息相关的东江水供水服务,这亦为集团最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内对香港、深圳及东莞的总供水量增幅为6.5%,产生收入62.29亿港元,单计对香港供水收入增加0.3%至48.21亿港元。粤海投资近年亦大力拓展其他水资源项目,2020年度的收入合共为67.8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一倍,增长主要来自新收购或投产的水资源项目的额外贡献。由于水资源属日常生活必须,因此收入较稳及具可预测性,令粤海投资股价更具防守性。当然,粤海投资亦有投资内地房地产,持有大型商场如广东粤海天河城、天津天河城及番禺粤海广场等,都会受内地楼市及零售市道影响,但这些购物商场都跟民生所需有关,算是较平稳的地产收租业务。可是,集团合共营运及管理37间酒店,这方面无可避免受到疫情打击较重,但酒店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率较轻。
粤投现金流健康
粤海投资近年盈利在45至56亿港元之间,2020年度因疫情打击而按年下跌10.5%,但集团现金流健康,2020年度升至92亿港元,而且总债项对股东权益仅为26%,即现金多负债低,有能力进一步扩展有稳定收入及殷切需求的水资源项目及电力项目,扩大公共事业的收入来源。由于粤海投资的东江供水项目被指「食水深」,仅对香港供水一年收入已近50亿港元,因此粤海投资经盈利润率高达35%,边际利润率亦近20%,在这类近似公用股身上属较吸引水平。
瑞银认为,粤海投资2020财年业绩表现疲弱,但欣赏集团的供水业务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及增长,而来自房地产业务的压力已大致在股价上反映,股息率达6%,具有吸引力,把其目标价由17.1港元降至12.5港元,但维持「买入」评级。美银指集团盈利复苏稳定,非东江水务的EBIT上升65%,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7.7港元。粤海投资昨收报9.89港元,升0.4%。港铁因疫情关系,在2020年度首次出现全年亏损,在提供车费折扣及总乘客量下跌31.5%之下,客运业务亏损扩大至54亿港元,再加上投资物业重估亏损达91.9亿元,因而出现全年度劲蚀48亿港元。幸好,上年度中期已录得纯利26.73亿元,经营情况已大为改善。
港铁地产业务看俏
港铁除了客运业务外,盈利来源主要来自物业发展,在港府积极找地建住宅的大方向下,港铁未来仍可有多项招标的项目。港铁已向城规会递交大屿山小蚝湾车厂发展方案,第一期至第三期计划兴建1.5万个单位,包括10720伙私营住宅单位,及4280伙公营住宅单位。另外,港府提出的「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构思会有多条铁路贯穿,这些项目估计会沿用物业加铁路的发展模式,亦为港铁未来提供更多物业发展机会。
港铁负债不高,总债项对股东权益仅是28%,而撇除2020年特殊情况,边际利润率一直维持在22%至30%之间,属理想水平,而且预期息率约在3厘,属可接受水平。
高盛指计及最新息口预期,对港铁2021至23年度盈利预测仅会下调1%,影响有限,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5.6港元。里昂早前发表报告看好港铁地产项目强劲,足以支持盈利及现金流,把2022至23年度盈利预测分别上调21%及3%,维持「跑赢大市」评及,目标价稍升至50港元。港铁昨收报42.35港元。
粤投升破20天线
公司动向:附属广东粤海置地成功竞得广州市白云三幅土地的使用权。
最近业绩:截至今年9月底止首三季,纯利47.29亿元,按年升21.7%。
股价走势:现时股价约9.8港元,跌幅超过三成,现价预测市盈率跌至不足13倍,已见吸引力。近日升破20天线的9.82元,下一站可挑战50天线及保力加通道顶部的10港元水位。
港铁上试43.78元
公司动向:旗下北京京港地铁营运的北京地铁14号线上月底开通剩余段并全线通车,而17号线一期(南段)亦投入服务。
最近业绩:截至上年6月底止中期录得纯利26.73亿港元。
股价走势:近日屡试保历加通道顶部的42.65港元,14天RSI在57水平,未超买,后市仍有力上试250天线的43.78港元。
赣锋锂业可博反弹
联储局暗示或提前至3月加息并大幅缩表,周三晚美股杜指倒跌392点或1.07%,纳指大跌3.3%,创11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恒指昨日低开后曾跌197点,一度低见22709点后回升,并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收报23072点,升165点;国指收报8068点,升53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396点,升73点,大市成交亦有1345亿元,沪深港通南下交易分别共净流入35亿元人民币,似乎有春江鸭趁机吸纳低残的港股。
科技股方面,阿里巴巴(9988)弹力最强,收报121元,升5.7%,见十日高位,杰富瑞发表中国互联网行业报告,重申对内地科网股前景和2022年首选股的乐观看法。在内地电商领域中首选阿里巴巴、京东(9618)及美团(3690),美团收报202.2元,升3.6%。
南向资金昨日净买入12.7亿港元腾讯,亦少量买入美团及药明生物。腾讯(700)收报437元,升1.5%。腾讯公布派发股票、减持京东(9618)及Sea(SE.US)股票引发市场热议,汇丰认为,这两项举措都凸显腾讯为股东释放价值的承诺,特别是当战略投资占市值比例达到40%时。汇丰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续看590港元;京东则收报256元,升4.1%。
小米(1810)遭印度追缴税款,但股价仍升1.1%,收报18.12元。其他科技股方面,微博(9898)升5%,商汤(020)及明源云(909)各升14%。但金蝶(268)跌5%,哔哩哔哩(9626)跌4%,比亚迪电子(285)挫8.7%。
内房股仍弱势,融创(1918)跌6%,世茂(813)跌5.2%,中海外(688)及恒大(3333)各升3%。
本地零售股受压,周生生(116)及六福(590)各跌3%,周大福(1929)跌7.6%。
润电(836)考虑分拆可再生能源业务在港上市筹最多20亿美元,润电股价收报21.6元,跌7.7%。中国电力(2380)跌4%。汽车4S股美东汽车(1268)配股兼发可换股债券净筹近35亿元。股价收报33.25元,急跌15.5%。
制造电动车内的显示屏幕商信利(732)成为基金股,收报3.53元,回升12%。核电设备股方面,东方电气(1072)维持强势,收报12.8元,升4.9%。赣锋锂业(1772)初现双底,昨日收报118.5元,升2%,可博反弹。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