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丘钛估值低廉 候9.6元吸纳 手机股表现回勇可低吸

内地股市元旦假后复市,北水可以重临香江。可是内地股市未有随外围上升,港股在北水回流下亦表现平平,全日升升跌跌下收市微扬15点,报23289点,交投稍增至1183亿元。手机设备股昨日表现不俗,由今年中累积相当跌幅的瑞声(2018)发威,大幅上升6.8%,报32.85元;另一只较小型的手机设备股丘钛(1478)表现亦平稳升0.6%,收报10元,而且估值较低,不妨留意在9.6元以下吸纳。

瑞声跟舜宇(2382)过往被称为手机孖宝,因为两者都是生产手机相关设备如音响及摄像镜头等,亦同样是恒指成份股,不过近年舜宇风头已远远盖过瑞声,股价走势南辕北辙,去年瑞声累计下跌约25%,但舜宇则大升38%,两者市值差距愈拉愈远,舜宇约值2687亿元,但瑞声只有399亿元。

两者差距其中原因在于瑞声一向业务较集中在声学上,即手机音响配件,但舜宇较多在光学业务,即手机摄影镜头。由于近年不同品牌手机都在追求摄影质素提升,镜头投入资源远远多于音响喇叭,加上近年流行的AR及VR,以至未来的元宇宙,都依赖高质镜头,故舜宇在业务拓展上有优势。

瑞声一向较依重声学业务,如2020年第四季度,声学业务收入为20.7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年声学业务收入为75.6亿元,但2020年第四季度,瑞声在光学业务收入虽然大幅增长57.3%,但只是5.36亿元,为同期声学业务收入的四分之一,全年计光学业务收入为16.3亿元,亦只是声学业务的五分之一。可喜是已见到瑞声在光学业务占比在提升。
瑞声具元宇宙概念

高盛亦由于看到瑞声在光学业务上大力追赶,建议投资者重新审视瑞声投资价值,认为集团最艰难时刻已经过去,维持瑞声「买入」投资评级及目标价66港元不变。高盛看好理由包括瑞声手机镜头和相机模组的扩展,以及产品和客户群渗透至所有领先的Android智能手机品牌,预料集团手机镜头出货量将在上年第四季度按季录正增长,并在今年第二季度恢复按年增长。

此外,市场焦点的元宇宙,依赖镜头的AR及VR功能,这方面瑞声已作出部署,集团首席财务官郭丹曾透露,公司在AR及VR方面有早期布局,包括内部研发、对外投资及与海外龙头企业合作。因此瑞声可以算是具有元宇宙概念的股票。

另一点利好因素,是管理层拿出真金白银去增持公司股票。去年11月底执行董事、行政总裁潘政民斥资1735万港元,在场内以每股平均价约34.72港元,增持50万股,持股量由40.98%增至41.02%。谁人对公司业务、前景及真实价值最了解?当然是董事及管理层,潘政民用行动说明了瑞声前景会怎样。

野村在上年11月曾发报告,虽然调低瑞声2021及22年年度盈利预测,及把目标价降至42.4港元,但仍予「买入」评级,亦指出集团在光学业务有初步正面迹象,未来两年晶圆级玻璃有更多业务机会,精密零件扩展至高档手提和平板电脑,盈利能力有望比智慧手机高。瑞信则认为瑞声在光学业务出货量会提升,未来光学业务会是增长动力来源,料去年下半年盈利改善,目标价由48.5港元升至63.1港元,评级「跑赢大市」。
丘钛业务渐上轨道

至于丘钛科技,主要业务是生产及销售手机及其他流动通讯终端的镜头模组,以及指纹识别模组。预测市盈率仅8.4倍,息率约1.47厘,对上两年度盈利升至5.4亿元及8.4亿元,升幅分别为2.8倍及55%,可见业务渐上轨道。集团近两年的边际利润率虽然有提升,但上年度仍只得4.8%,算偏低水平,有需要提升。至于债务负担水平亦处健康的34%。集团对上5年度有4年都有派末期股息,虽然派息率不高,但尚算稳定。

里昂去年8月上调丘钛评级至「买入」,目标价却微降至18.2元,里昂指出丘钛中期纯利按年增长70%,至5.71亿元,好过市场预期22%,小型镜头模组均价按半年有所改善,反映型号升级。瑞信给予目标价16元,评级为「跑赢大市」,亦是看好丘钛中期盈利胜预期,而且产品均价及毛利率都上升。看得最好的是中泰及光大,目标价都定在23.4至24.2元,丘钛昨日收报10元。

瑞声有力再向上
公司动向:集团首席财务官郭丹透露,公司在AR及VR方面有早期布局。
最近业绩:截至今年9月底止第三季业绩,纯利1.83亿元,按年跌57.4%。
股价走势:昨日大阳烛上升曾升穿保力加通道顶部的33.5元。由年中下跌以来形成的阻力位在33元附近已冲破,反映股价有力再向上突破。

丘钛上试10.55元
公司动向:集团签立一份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避免潜在同业竞争问题。
最近业绩: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业绩,纯利5.71亿元,按年升70%;每股盈利48.5分。
股价走势:股价近2周以来呈弱,昨日仍未能站稳在20天线之上。后市料仍牛皮待变,短期第一步要回上10.55元才有望转好。

蒙牛稳中求胜
  苹果隔晚带动杜指及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恒指昨日收报23289点,升15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581点,跌58点,国指收报8180点,跌8点,北水回归,大市成交回升至1183亿元。

重磅科技股,美团(3690)收报219.6元,跌1.7%,阿里巴巴(9988)收报116.9元,升1.7%,但腾讯(700)收报450元,跌0.8%;金融股建行(939)收报5.51元,升1.3%,港交所(388)收报449.6元,跌1.1%。

内房股继续波动难测,昨日反弹,中国海外发展(688)收报19.46元,升5.6%;融创中国(1918)收报11.26元,升5.6%;龙湖(960)收报37.75元,升4.6%;华润置地(1109)收报33.65元,升3.2%;恒大物业(6666)收报2.72元,升3.8%。

异动指数成份股,内需股农夫山泉(9633)收报47.5元,跌9.8%;信达生物(1801)收报40.6元,跌7.8%;体育用品股李宁(2331)收报79.05元,跌7.5%;手机设备股瑞声(2018)收报32.85元,升6.8%。异动中小型股,中粮家佳康(1610)收报3.48元,升14.9%;润电(836)收报24.25元,跌11.7%;恒腾网络(136)收报2.73元,跌10.8%;康希诺生物(6185)收报159.9元,跌10.7%。半新明星股商汤(020)升幅放缓,但全日仍升5.8%至8.2元 ,日内曾创9.7元历史新高。

ARK Invest创始人凯西·伍德(Cathie Wood)所押注的颠覆性创新科技企业2021年失色,其主要ETF方舟创新(Ark Innovation全年下跌近22%,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却上涨了约27%。尽管这一年表现不佳,但伍德仍在遵循颠覆性创新战略。认为,那些投资于低风险、更容易预测的股票投资者,将会受到她所关注的五个创造性行业的影响——DNA测序、机器人技术、能源存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而创新股已经进入深度价值领域,指出Zoom的股价在过去一年下跌了30%,很快会跑赢大盘。Zoom截至2020年7月的财季以来,公司收入增长58%,EBITDA增长了53%,尽管投资者对其不以为然,认为这只「在家办公股」可能在疫情结束后出现下跌,但现时疫情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即使疫情真的结束,家居工作这个趋势未必就此终结。

大市未见明显方向,暂时买防守性股份,蒙牛(2319)由高位跌了约15%,在44元附近开始有吸引力,可以低吸。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更多文章